冒泡书屋 > 盛唐崛起 >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上神都(一)4/7求订阅!!!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上神都(一)4/7求订阅!!!


    有了郑镜思打开的这个脑洞,杨守文整个人都觉得轻松很多。

  说实话,郑镜思的主意听上去好像有点不靠谱,但仔细想想,似乎又是目前最适合的办法。杨守文不愿意娶李裹儿,估计李显也未必愿意把李裹儿嫁给他。武则天呢,恐怕更希望看到是武李盟誓的结果,通过联姻这个纽带加强武李两家的关系。

  如果没有杨守文,说不定这时候两边都已经定下了婚约。

  历史上,李裹儿不就是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虽然,她后来又嫁给了那个武延秀。

  怎么看,杨守文都像是一个多余的人。

  对此杨守文也心知肚明。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原本不应该出现在历史上的自己,从这个漩涡之中淡化去。

  嗯,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是夜,杨守文睡得非常踏实。

  ++++++++++++++++++++++++++++++++++++++++

  不仅是杨守文感到轻松,便是杨承烈也轻松很多。

  如果说,杨守文不愿意娶李裹儿是因为他固有的观念,那么杨承烈的原因则相对而言自私一些。若杨守文娶了李裹儿的话,只怕他这辈子,都无法再重归杨氏。

  杨家作为关中的老牌世家,血统观念同样是根深蒂固。

  他们不会允许一个娶了带有胡人血统的女人的杨家子弟存在。

  杨承烈现在不是杨家子,那什么都好说。可若他想要重归杨氏,那杨守文就不能娶李裹儿,亦或者杨承烈不能认杨守文,断绝父子关系才可以。后一条,杨承烈不可能同意。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那门婚事给毁了,也落得个清清白白。

  这一夜,杨承烈也睡得很香甜。

  第二天一早,杨守文就起床了。

  他现在腿不方便,所以只能拄着拐杖在庭院中活动。

  天气不错,阳光明媚,照耀的环翠峪满山的桃杏,更显生动。由于今天酒坊要开窖池,所以杨守文也跑过去看热闹。酒坊已经建造的差不多了,伴随着窖池的营造完毕,就可以开始大规模的酿造酒水。为此,宋氏已经提前做好了全部准备。

  “兕子,那汜水春要不要开始提纯蒸馏呢?”

  宋氏站在杨守文的身边,轻声问道。

  “基本上市面上的汜水春新酒已经被我全部收购,你廿九叔从中也出了不少力气。

  如果现在开始着手准备,预计到八月份,可以有三万坛清平调出来。到那时候,鹿未玖的新酒也差不多可以酿成,正好可以接上去。这样,就能够保证明年的供应。”

  三万坛清平调,听上去似乎很多,其实不然。

  这清平调的度数远高于这时代的酒水,所以每一坛不过两斤容量。

  三万坛清平调实际上也就是六万斤酒,听上去有点吓人,可实际上真算不得太多。

  这可是大唐独一份的白酒,是真正的白酒。

  如果能够推广出去的话,销量必然惊人。当然了,这利润同样会非常的惊人……

  唐人的就,分为清酒和浊酒。

  其中这浊酒,也被称之为白酒,或者绿蚁酒,是唐代民间最为流行的一种酒水。

  李白斗酒诗百篇,说的就是这种酒。

  它的度数,也就是十度左右,甚至比后世的啤酒度数还低。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说的就是这种酒液呈浅绿色,且浑浊不清,上面漂浮着细白的,如同蚂蚁一样的漂浮物。

  口感,略有酸败的味道。

  杨守文一直觉得李白是个酒量惊人的诗人。但到了这个时代才明白,他其实是一个肚量惊人的诗人。只是不知道,日后若李白喝到清平调这种酒,一斗过后,可还能赋诗百篇?一想到李白杜甫发酒疯,杨守文就忍不住发出一阵‘嘿嘿’笑声。

  “兕子,你笑什么?”

  宋氏疑惑的看着杨守文,感觉他的笑声里,怎么就透着那么一丝无良之气。

  “没什么,没什么!”

  杨守文强忍着笑,摆摆手道:“阿娘,这边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还请你多多费心。”

  “这孩子说的甚话,这不都是为了这个家嘛,何来费心之说?”

  “对了,算算日子,龙门薛家的人也该到了。

  到时候如果我不在这边,阿娘便和他们谈就是。但这件事,千万不要让老爹参与。他那脾气,人家两句好话说不得就把他绕蒙了,到时候别没赚到钱,反而赔个精光。”

  这年月,人们可是不会把钱挂在嘴边。

  可能除了那些胡人之外,也就是商人才会如此。

  不过杨守文倒是没有这么多的计较,清平调不仅仅是关系到自己的家业,更关系到日后能否找回幼娘。所以,这牌子非但不能败,而且要持久,更要人尽皆知才行。

  嗯,铜臭气就铜臭气吧。

  说出这种话的人,一定不知道什么叫做‘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

  一天的时光,就这样悄然中逝去。

  狄光远带着右监门卫的兵马,于黄昏时抵达荥阳县城。

  荥州刺史就留在荥阳,率领荥阳吏员前来迎接。这里面,又少不得迎来送往的应酬。

  狄光远已年过四旬,长相颇有些与狄仁杰相似。

  特别是颌下那一部美髯,几乎与狄仁杰年轻时一模一样。同样的,狄仁杰也是狄光远的偶像。为了更好的保护这部美髯,他还学着狄仁杰一样,佩戴了一个须袋。

  这天晚上,他没有立刻去找杨家父子。

  已经有很多年,狄光远未曾独自领事。

  自从狄仁杰再次入阁,狄光远就留在狄仁杰的身边负责照顾。在大多数时候,他都是跟随在狄仁杰的身边,充当着狄仁杰的影子。嘴巴上说不在意,可心里面还是有些羡慕,羡慕自家兄长,也就是狄光嗣能够官运亨通,如今已官至淄州刺史。

  此外,狄光远还有个兄弟,也就是狄仁杰的小儿子,名叫狄光昭。

  他比狄光远小八岁,也做到了魏州司功参军。据说如今在魏州,也是春风得意的紧。

  三兄弟中,唯有狄光远没有出仕。

  但是在内心中,他未尝不羡慕那种威风八面,一呼百应的景象。

  只不过,狄光远清楚,照顾好父亲,狄家就会一帆风顺。一旦狄仁杰不在,狄家也将随之衰落。

  为此,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https://www.mpshu.com/mp/11366/90616101.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