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书屋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一百十六章 乌江之畔(五)

第一百十六章 乌江之畔(五)


  1651年4月底,石浦堡——石浦河(桑切斯河)与黑河交界处,后世新柏林以东不到二十公里处——外的工地上,大群河间奴正在黑人工头(都是在东岸服务三年以上较可靠的黑人劳务工,回南非后基本都会升职)的监督下,精赤着上身,为这座新立定居点的城墙建设而努力着。

  建筑材料是从西面的归德港——后世乌拉圭河畔的新柏林市,因第一批定居者大部都是榆园军卖给东岸的归德府农民而得名——运来的。在归德港这个同样刚刚设立不过两月的城镇上,多艘内河小汽船通过粗陋的木质码头将一堆堆的建筑物资与补给品送了过来,然后通过载重马车运到别处,有力支援了这些地区的开发。

  石浦堡地处石浦河与黑河交汇形成的河湾处,这里有东岸大草原上难得的一片树林——河湾处充足的水源保证了树木在略显干燥的夏季也能够茁壮成长——东岸人伐掉了一片树林,用作前期的建筑材料。树林下方是棕色的森林土壤,千万年来人迹罕至的土地上积累了厚厚的一层适合植物生长的腐殖层,如果好好清理下地面上残存的灌木、野草的话,前一两年不敢说,第三年开始,这片田地的产量将会达到一个令人惊喜的数字。

  东岸人的城池就规划在砍伐掉的森林上方,面积不是很大,也幸好这里多半都是平地,能够节省不少平整土地的时间。目前城池才刚刚进入初始修建阶段,大批河间奴正在努力修建着城墙。他们吃力地扛着砖头、石灰、水泥以及砂石,稍有偷懒便会遭到黑人工头劈头盖脸的一顿皮鞭,他们也不敢反抗,因为外面正在维持秩序的一批巡警可不是吃素的。

  河间奴们在奴隶修建着城墙以及城内建筑物,而刚刚坐船移民过来的一千五百名归德府农民则在兵团堡学兵以及部分退伍军人的带领下,同步在城外不远处修建起了水利设施——准确地说应该是水坝和水库。

  众所周知,石浦堡地处两大河流交汇处,附近森林面积相对广阔、沼泽湿地也星罗棋布,如果不花大力气改造整治环境的话,这里别说不能种田了,恐怕连住人都不太适合——因为环境利于病菌繁衍;当然了,换个角度来说的话,这里如果花大力气整治好了,修建起完备的农田水利设施,那么就是一处极具潜力的农业生产基地,几乎可以媲美北方的鸭子湖流域了。所以,一切问题的根源,又都归结到了需要修建的农田水利设施上,而这,也正是东岸人目前正在努力建设的东西。

  黑河到了下游(流入乌江)这个地段,不但河阔水深,就连水量也很丰沛、水流速度更不是一般地快,而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好好利用下着实有些可惜了。东岸人目前所规划的,其实就是利用现成的河道、湿地,将其改造成一个容量较大的人工水库,然后再在水库周边修建四通八达的灌溉水渠,这便有了农业发展的良好基础了。

  水库的堤坝以南面建筑材料公司靖江分公司(目前就一座砖瓦轮窑,且只有部分竣工投产)生产的大型城墙用条砖做主体,辅以同样从别处运来的水泥、石灰砂浆来砌造。水坝型制为支墩坝,即该坝包含挡水墙以及大量支撑挡水墙的支墩组成。最初的时候,新成立的水利部的技术员们建议使用特制的铸铁支墩支撑挡水墙,但考虑到成本以及安装的困难度等问题,这个设计方案被否决了,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的支墩设计。

  这种水库是一种在这个年代极为先进的设计,也是某个有多年农村生活经验的穿越众依据自己所见所闻给出的点子,对于石浦水库这种中小型水库来说非常适用。历史上要直到1800年,才有人在印度建造出了这种型制的水坝,由此可见其先进程度。

  水库的挡水墙上有许多泄水孔,这些由水闸控制着的泄水孔的最大作用就是安全泄洪,以确保当水库水位达到警戒线后,可以通过泄水孔将多余的水排到低于水库水面的河床上。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以东岸共和国如今的水泥标号、钢筋的强度以及其他一些工程建造或材料上的问题,这些水库的警戒水位以及泄洪孔势必不能设置得太高,否则极有可能发生悲剧性的溃堤事件,殃及下游的农庄或工业作坊,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当然了,目前石浦水库才刚刚起了个头,大部分都还只存在设计图纸上。说句开玩笑的话,石浦堡一千多定居者现在唯一做完的水库建设工作,大概就是在水库周边植树造林了。这些树有的是移栽的附近森林里的树木(以金合欢树为主),有的则是引种的外来树种,比如东岸人几乎在每个定居点都会栽种的栎树(造船用,虽然成长周期很长……),比如素有“植物抽水机”之称的桉树,此外还有一些果树。

  植树造林的目的一是为了美化环境,二是为了平衡库区水量、保持水土以及减少污染,同时也能阻挡大型牲畜进入库区啃噬青草。水利部的专家曾经建议,库区最好种植一些针叶类树木,乌江地区行署认真考虑了这个建议,目前已经联系西班牙人,打算从智利进口一些针叶林树苗。

  不过有了这么丰富的水力资源,如果不再做点什么以充分利用起来的话,那么这还是那个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东岸人的风格吗?显然不是!于是东岸人在水库附近因地制宜建造了许多以流水为动力的机械,你可别千万看不起水力机械,从原理上来说,它们与蒸汽机并无二致,只不过平时受限于流速不稳以及旱季水位降低的多重不良影响,而显得有些效率低下罢了。但在有了水库和固定泄水孔的石浦堡这里,这一切不利因素都被极大地压缩了,在这个地方水力是一种可以稳定利用的优质能源。

  利用水力的小型水压机以及提水的水车就不说了,这不新鲜,无论在此时的东岸还是旧大陆,这些利用水力的机械还是很常见的,我们就说说东岸人在水力石磨等技术上深入研究的水轮机。这种机器的雏形出现得很早,水磨、水车等都可以说利用了此种原理,而东岸人也正是在此技术基础上,辅以少量的理论基础(懂的这方面的知识实在不多)以及后世依稀的印象,开始了对水轮机的研制。

  水轮机说白了,就是利用水的动能然后将其转化为机械能,以便被人类所利用。总体来说,水流的能量越大(势能、动能),冲击水轮机叶片所产生的力量越大,水轮机的转速也就越快(冲击式水轮机),这个时候通过一系列的机械传动装置,充分利用起这些机械能,那么便可以做很多事了。在19世纪初的时候,英国人、法国人就是利用这些水轮机磨面,而到了中期的时候,美国人开始在矿上使用这些水轮机。

  在越来越多的人利用水轮机开始工作后,这种机械的性能与效率也得到了不断提升,在后世1843年发明的轴流式水轮机,其效率已经达到了83%,令人惊诧无比。据水利部的技术员做实验估算,如果石浦水库正常蓄水后,泄洪流出的水流冲击水轮机(埋在泄洪孔出水口下方)时,每台水轮机很可能会产生1000匹以上的马力。

  1000马力这个概念对东岸人来说是极为惊人的!这个数字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们一时想不到哪里需要这么大的马力输出,难道要拿1000马力的强劲机械用来磨面么?这也太可笑了,因为这几乎可以将整个乌江地区的小麦都磨光了还绰绰有余。举个例子就可以看得出来,后世美国阿拉斯加的一座矿山使用了一台500马力的水轮机,结果这台水轮机驱动了240台捣矿锤、96台矿石碾磨机和13台矿石破碎机,由此可见1000马力是一种何等惊人的伟力,又是何等巨大的一笔财富!

  也许可以在石浦水库附近修建一系列的小型工厂,比如磨坊、武器加工作坊、造币厂、提水站等等。首都东方县的大鱼河兵工厂盔甲制造车间早就厌烦了大鱼河那平缓得令人发指的流速,因此说服他们整体搬迁到石铺水库附近来说应当不困难;另外造币厂、磨坊、榨油等作坊也可以搬到这来,以利用这里全年丰沛稳定的水力资源(黑河下游几乎全年都保持着丰沛的水量,石浦水库几乎不会有枯竭的危险,除非遇上连年干旱的极端气候)。

  当然,大马力最适合发挥的战场还是水力灌溉了。水轮机驱动的大型抽水机完全可以将淡水抽到别处,然后流入到密密麻麻的灌溉水渠中(水流在水渠内会损失动能,因此需不断往里面提水),尤其是附近一些高地上规划中的果园,在夏季干旱季节更是需要抽水机提水来灌溉。

  总而言之,石浦水库虽然只是一个库容量不过两百万立方的小水库,但实验意义巨大。如果这个财政部计划投资35万元的水库及附属水轮机、水压机(给卷扬机、吊车等提供动力)系统完全建成并运转良好的话,将来执委会甚至可以投资350万元、500万元甚至1000万元,到上游不远处的内河罗水库以及北边大兴港附近的瀑布区域修建规模更大的水库和水轮机系统,以给这个发展越来越快的国家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未完待续。)


  (https://www.mpshu.com/mp/12844/83606245.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