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书屋 > 春秋大领主 > 第418章: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第418章: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晋人看上去真的太骄傲了!

  来了就来了,跟谁都不打一声招呼,展开队形的同时,摆出“你们全部上,俺接着”的架势,一点没将秦国、义渠和白翟的任何一家看在眼里放在心上。

  秦人这边无话可说。

  他们又能讲点什么?

  秦国不管是宣而战之,又或不宣而战的偷袭,少有能从晋国身上占到便宜的时候。

  个人对个人还能逞点口舌之利,诡辩技巧功力深厚,也许还能蒙混过关,乃至于将对手怼到哑口无言。

  国家对国家则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就是“多言以逞口舌之利”。

  啥意思呢?

  就是,凭实力占话语权的现实条件下,打不过就是打不过,越是说得天花乱坠,侃到对方恼羞成怒,口越花挨的毒打就越狠越重。

  当前的秦国极少有能言善辩之人,他们玩的是干最没规矩的事,再挨最狠的打,干了什么,挨打也认。

  义渠人则是有无数的MMP要讲。

  义渠跟晋国之前相隔一个白翟,双方连接触都没有,哪来的什么恩怨纠葛或深仇大恨啊?

  源于根本不知道晋人为什么要打自己,他们产生了两个觉得比较靠谱的猜测。

  晋人可能是追击白翟才跑到这边?

  又或者,是秦人喊来了晋人,要将义渠和白翟一块吞掉。

  不得不说,义渠人那么联想很有道理,并且有着合情合理的基础,唯一忘记的是自己曾经对阴氏做了一些什么事情。

  只是话又说回来,对阴氏做了那些事情的是义渠单一的一个部落,并不是全体义渠人。

  实际上,义渠并不是一个整体,就像各诸侯国虽然统称为诸夏,却有那么多的列国一样。

  诸夏至少还有一个周天子能够作为招牌,义渠则是散装部落,没有一个人物能够代表全部的义渠人。

  现在的情况是,阴氏对少部分的义渠人有仇恨,将全部的义渠人都列上了清算名单。

  这样在吕武看来并没什么错。

  哪怕是到了现代社会,某个国家的一个个体发表的言论传播广又影响大了,甭管这个人出不出名,在自己国家又是个什么身份,他就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自己的国家。

  受到针对的国家不喜欢那个人,乃至于厌恶那个人所在的国家,有毛病吗?一点毛病都没有啊!

  白翟则表示不想说话,只想暗自偷着乐。

  “义渠使用何种语言,可听得懂晋语?”吕武问了这么一句。

  谁又特么知道啊!

  一众贵族被问得满脸懵逼。

  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还是在决定参加西征才知道有义渠这么一各部族。

  解朔说道:“阴子有何话说,以晋语公布于众便是。”

  管谁听得懂或听不懂。

  不管懂不懂,不一样还是要揍嘛。

  义渠是一个由羌戎与北狄混成的民族,最早可追溯到商代,早期的死敌是鬼方,后来又同住豳(bīn)地由先周姬姓部落建立的豳国经常发生冲突,不断蚕食其领土。

  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的商康丁年间,由于北方狄人南侵,周祖古公亶父率众离开豳地南迁岐山。戎狄两族乘机占领陇东大部分地区。

  文王(姬昌)末年,姜太公曾派使臣南宫适出使义渠。

  义渠某大部落首领送马、鸡和犀牛给文王,文王又将这些东西献给纣王(帝辛)。

  由于义渠同周人相处关系比较和谐亲密,而鬼方(猃狁)同商周对立,所以每次战争后,鬼方失败逃走,远奔河套,而义渠趁机内迁。这样,义渠就逐渐占据了陇东大原地区(庆城、宁县、镇原等地)。

  那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畜牧业得到空前发展,义渠人口也大量增加,由游牧状态定居下来。

  他们在同当地周国后裔的杂居中,学会了农耕技术,学习了周族文化,并效仿周人建立城堡和村落,从而发展成为区别于其他羌戎的义渠族。

  所以了,义渠人可能听不懂晋语,部落的历史足够久远,传承又没有断绝,超大概率是有人能听懂“雅言”的。

  而那个所谓的“雅言”则是诸夏的官官。

  说白了就是周王室发迹那地方的方言。

  吕武肯定是要公布为什么要打义渠人,先搞个师出有名,再下狠手往死里打,却又不真的打死。

  义渠人栖息的区域跟晋国不接壤,阴氏控制洛水以东的区域都显得有些勉强,瞄着这边干什么?

  阴氏或魏氏,乃至于晋国的其余各个家族,占了这块土地难以有效利用,甚至根本无法长时间占领,义渠被打死对秦国的好处最大。

  解朔问道:“阴子欲重创义渠,收归己用以治秦国?”

  吕武直接笑而不语。

  那个问题有些归于高端,涉及到战略层面,说明解朔开始拿自己当成一名“卿”了。

  已经有阴氏的家臣出去,他乘坐战车靠近义渠人的营寨,大声用晋语阐述阴氏为什么而来。

  总之,言之有物,绝不口胡,再宣告让义渠人等死吧。

  义渠人听不听得懂另外说。

  耳朵好使的秦人听懂了。

  后子针满脸的奇怪,说道:“阴氏何时西进,为何国中无人知晓?”

  湿你北!(草泥马)

  阴武这个球家伙,祸害额们还不够惨吗?

  竟然派出队伍向西进行探索。

  就问,阴武到底想弄撒?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拧次怂呢?(胡折腾)

  木乱成马咧!!!(心烦的厉害)

  吴刚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道:“如此,诸夏合,外御其侮?”

  瞧瞧。

  这就是现如今诸夏人的思维,内战可以打,有异族在为前提,有什么矛盾都能暂时撇一边,先将异族弄死,再接着继续打。

  所以,哪怕秦国无比忌惮晋国,又没搞明白以阴氏为首晋军的真实目的,思维惯性和道德准则的作用下,想的是先联合起来将义渠和白翟捏死。

  事实上,有那样的思维和准则也是被逼的。

  诸夏并不是开局就各种高大上,尤其是周代商的前期面临异族威胁,一个不慎可能连栖息地都保不住。

  危险程度足够大,不团结绝对活不下去,肯定是要团结起来先保证族群的生存空间啊。

  祖祖辈辈都是那么干,等生存环境一再变好,传统还是被遗留下来,并且北方各个诸侯国远比腹地的诸侯国更愿意在针对异族威胁时,进行临时的搭伙。

  吴刚又再一次乘坐战车出发了。

  他只是带上少数的秦人,作为后子针的使者来到列阵完毕的晋军前方,大声通名并道出来历的同时,代替后子针这个秦国公子问候晋君姬周安好。

  这样一来,吕武搞明白对面秦军是后子针为主将,示意驭手将战车前行一段距离,表达了向后子针的致意。

  吴刚立刻就明白以吕武为首的晋军这次出征并不是在进行国战,是一次以家族形式发动的私战,改为向吕武进行致以问候。

  现代人可能搞不明白这些对话是个什么意思。

  当代人却知道在消灭义渠和白翟之前,双方肯定是打不起来了。

  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安详。

  吴刚多余的话没讲,问候之后带着秦人回到本阵。

  什么进行正式的结盟,商量怎么联合打义渠和白翟,完全没必要的事情,靠的就是存在或不存在的默契。

  吕武对事件的发展了然于胸,并且很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当前时代的人未必听过“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句话,他们却是在身体力行。

  现代人再没文化,多少能听过那句话,没听过也知道那意思,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明知道道理是那样却做不到,乃至于打死就是想当狗,并且深深认为当狗十足光荣。

  吕武下令道:“变阵,锋锐面向义渠。”

  晋军这边开始调整阵型,摆明是将攻击目标确认为义渠人,对白翟则是进行防备。

  另一边的秦军,他们本来是龟缩在营寨里面,辕门大开之后涌出大量的士兵,面向义渠和白翟开始在布置阵型。

  本来心里淡定得很的白翟人,看到晋军和秦军的举动,心里开始泛虚。

  白翟有跟秦国结盟却是遭到背刺的例子,跟阴氏的联合没有书以文字,只是一种口头上的约定。

  很多时候不是以说了什么为最终结果,该是看双方会怎么做。

  白翟不得不害怕秦国的故事在阴氏身上得到重演。

  义渠人的想法相对简单,他们跟谁都没暗中勾搭,不存在什么盟友,谁冲上来就跟谁打。

  义渠人需要思考的只有一个,打不赢该怎么跑,又该是向哪边跑。

  又或者,义渠人觉得还是不打,赶紧找到机会溜吧。

  吕武下令面向义渠的部队开始推进。

  后子针后一脚也下令部队推进,却是攻义渠也攻白翟。

  “遑论阴武子西进欲意何为,义渠、白翟为我明敌,一鼓作气击尔灭之为上!”他一点都不怕晋军突然来那么一下。

  甚至可以说,秦军巴不得晋军不讲武德,趁秦军跟义渠、白翟交战的时候来一下狠的。

  但凡有活着的秦人逃出去,势必将今天晋军所干的事情宣扬到举世皆知,到时不光满世界要鄙视阴氏,连带晋国内部也会跟阴氏过不去。

  所以,秦军是一点都没有防备战场上的晋军,摆出的就是要全力解决义渠和白翟。

  看到秦军一点余力都不留的吕武心想:“秦国的这个公子有胆色有魄力啊!”

  那么,他会不会去袭击秦军?


  (https://www.mpshu.com/mp/12850/637995639.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