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悔之晚矣
裴旻见李隆基在这个时候,让他接手封禅的行程安排,也明白了圣心圣意。
王毛仲与他的余党给一网打尽,但是他在军方掌大权六年,根深蒂固,受他提拔的中小级别将校,数不胜数。
李隆基能取其头目,却不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真要真将王毛仲的余党全部除去,将会空出太多太多的职位空缺。
这些兵卒一但失去管制,将会人心惶惶。
长安是大唐的中心,皇城是李唐皇室的象征,四方皆可乱,唯独皇城不能乱。
法不责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李隆基接下来的行动不是对那些隶属王毛仲的中小级别将校,斩尽杀绝。
相反的要安抚他们躁动不安的心,维持南衙禁军、北衙禁军的基本运转。
待新任的将官掌握局势之后,再一个个的秋后算账,将不合格怀有二心的中小级别将校剔除出去。
这需要一个颇为漫长的时间。
封禅在即,李隆基显然等不到那个时候,他也不相信王毛仲遗留下来的虾兵蟹将能够完成封禅护卫重任。
在这关键的时候,裴旻毫不犹豫接下了重担,应声道:“臣遵旨,保证竭尽全力护卫陛下安危。”
能够在短时间内,接受封禅护卫任务,并且圆满完成的人,在此刻李隆基的心里,裴旻是唯一的人选。
李隆基欣慰的看着裴旻,这关键时候,还是裴旻靠谱,直言道:“需要从陇右调多少兵卒?朕此次的亲卫兵,以陇右军为主,杨思勖麾下的兵士为辅。”
裴旻想也不想的回答道:“三百足矣。”
“三百?会不会太少了?”李隆基带着几分惊疑的看着裴旻。
裴旻自信笑道:“不少,足够!”
李隆基心中还有些忌惮,却也不想在裴旻这臣子面前弱了气势,最多让杨思勖多带些兵马便是,坦然说道:“那朕的安危性命,就交给静远了!”
时间紧迫,裴旻也不耽搁,开始接手王毛仲的工作。
看着王毛仲的封禅安排,裴旻一口老血险些吐出来。
王毛仲对于李隆基的封禅安排与他这个人一样,简单粗暴。
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坚壁清野”,李隆基出现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不允许百姓出现。
禁军将道路封锁,百姓强行驱散,形成无人空间以确保李隆基的安全。
这从长安到泰山,近乎一千多里官道,沿途要经过函谷关、洛阳、虎牢关、汴州、曹州、兖州横跨了中原大地。
真要依照王毛仲的计划来,这一路上天晓得会给多少百姓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
这简直是怎么扰民,怎么来。
完全不顾忌民生。
原本对于王毛仲的那一点点的同情,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他已经得到了内部消息,王毛仲终究难逃一死。
这位昔日在长安横行霸道的霍国公已经没有了嚣张之态,一脸衰败。
王毛仲从一品大员,辅国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内外闲厩兼知监牧使、霍国公,突然变成了瀼州别驾从事史,跌落到了五品官,跟他襁褓中的儿子一个级别,心中悲愤,可想而知。
即便到了现在,王毛仲都不相信自己会落到这个地步。
他想方设法求见李隆基向他解释,自己根本不是抱怨官小,而是单纯的嫉妒高力士得宠。
但是他一切能够联系李隆基的道路,都给堵死了。
王毛仲得罪了太多的人。
人倒众人推。
文臣将王毛仲视为佞臣,武将不愿意王毛仲回来夺取他们的权力,至于太监,那更是一个个的恨不得吃王毛仲的肉,啃他的骨头。
所以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乃至太监都不愿意见到王毛仲东山再起。
王毛仲的忏悔以另外一种形式传到李隆基的耳中。
众口一致的表明,王毛仲在押解途中,非但没有半点悔改之意,反而骂骂咧咧,数落李隆基的不是。
说李隆基忘恩负义,没有他王毛仲,李隆基根本没有资格当上大唐太子,也没有资格坐稳皇位。
王毛仲“此话”一点不假。
唐隆政变,王毛仲拉拢的万骑是李隆基的胜负手。
尽管王毛仲在政变时,心生胆怯,临阵脱逃,弃李隆基安危于不顾。
但李隆基确实是凭借王毛仲拉拢的万骑除去了韦后、宗楚客、安乐公主、武延秀与上官婉儿。
至于先天政变,王毛仲麾下的三百兵士,也是逼降羽林军的关键。
但就因为这是事实,李隆基才更加容忍不得王毛仲。
恃功自傲,比恃宠而骄,更不为君王所容忍。
李隆基对王毛仲本就动了杀意,在众人的鼓动下更是坚定了杀王毛仲之心,直接追加了一道旨意,“王毛仲不知悔改,赐死。”
王毛仲一路给押解到了永州。
远远听得“圣旨到”这几个子,王毛仲兴奋的欣喜若狂,手舞足蹈的惊呼道:“看见没,看见没,我就知道陛下不会如此对我,一定是陛下后悔了。陛下,陛下,罪臣知错了……”
他连滚带爬的匍匐在传旨内侍的身前,他从来没有这么虔诚过。
只有失去过,才懂得珍惜。
这话一点也不假!
只可惜一切为时晚矣。
明明是一手得天独厚的好牌,却让他打得稀烂!
当白绫套在他脖子上的时候,王毛仲终于有了一种叫做“后悔”的感觉。
只是悔之晚矣。
听到王毛仲给途中缢死,裴旻也只能长叹一句,“自作自受”。随即重新投入封禅的护卫安排中去。
长达一千多里官道,想要不扰民的全部走完是不可能的,但是如何才能最大化的不扰民,还要保证李隆基的安全,即是裴旻当前头疼的问题。
为此裴旻特地找上了宋璟、张说一并商议此事,借助他们的智慧。
这皇帝出行,通常护卫的官员都是以皇帝的安危为上。
只要皇帝安全,他们就用功无过。
至于扰不扰民,这根本就不是护卫的职责。
护卫也无需顾忌这些,但是裴旻将百姓考虑在其中。
宋璟、张说皆大为感动。
原本他们还觉得裴旻一个外臣,又度插手朝中之事,有些不妥。
但见裴旻如此认真的为百姓耗费心思,担起了不属于他的担当,先后叹服,皆以“裴公”相称,认真的与之探讨起来。
(https://www.mpshu.com/mp/16522/394645695.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