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书屋 > 鉴宝秘术 > 第三四一五章 靠得还是眼力和知识

第三四一五章 靠得还是眼力和知识


“哎?我怎么感觉好像这种事儿经常都能被你这家伙碰上啊?”

        欧阳晓丹戏谑道。

        “美食和故事还塞不住你的嘴啊,不然我不说了。”

        张天元没好气道。

        “别,别啊,你继续啊,我还想听的。”

        欧阳晓丹急忙说道。

        “这另外一个故事叫有眼不识金镶玉!”

        张天元道:“俗话说‘盛世藏古董,乱世藏金银。’

        1917年,这可是在兵荒马乱的年间,一老太太落了难,带着孙子往北边逃难。

        一路上是遭了大罪,但想着家里的独苗,愣是咬牙撑着。

        但老太太年纪大了,每天睡草堆、啃糠面的也撑不住,这就饿昏在了一户人家门口。

        瞧这户人家,三进的院子,丈高的院墙,也不算是小户。

        这家出了个三代单传的败家子,整天的吃喝玩乐,前些年把他爹送了终,家里只剩个老太太吃斋念佛,操持家业,要不家早被败光了。

        这天老太太出门上香,正见门口有一孩子哇哇大哭呢,边上还躺着一位老太太。

        这一看就是落了难了,于是这老太太就了善心,留下了这祖孙俩。

        几天后落难老太太就带了孙子赶路,临走咬牙把随身的一把折扇给了恩人。

        没几年,这户家里就剩下了败家子一个人,吃光玩光,家产都抵给了赌场,在别人清点家产那当,这败家子百无聊赖,嫌天气热就顺手拿了一把扇子,哼着歌就走了。

        走大街上,没了往日的威风,肚子饿了去饭馆,想押了扇子换碗饭,却被打了出来。

        正好遇见进门的一位富商,这富商眼尖,一眼瞅见这破落户手里拿的是湘妃竹扇,要过来打开一看,好家伙,文征明的字。

        这富商也不心黑,当场要掏钱买。

        这败家子也不是个浑人,明白东西值钱。

        最后俩人找了人掌眼,确确实实是正品,这富商问起扇子来历,知道败家子败完家产,于是便给了他一份生意。

        这败家子也明白了人生起伏,便专心事业,终有成就。”

        “真是便宜了这败家子儿了。”

        欧阳晓丹没好气道。

        其实古玩行里,几乎每天都上演着捡漏的神话。

        而且这些事儿,很可能就生在咱们的身边。

        前些年,某大街拓宽改造时挖地基,挖出来的耀州窑完整器及残件数量惊人。

        一次,一个农民工就挖出了一个耀州窑的梅瓶,15块钱卖给来工地上“捡漏”的人,这件梅瓶后来到了古玩商手里,卖到7o多万的高价。

        类似现在很多店面里摆放的耀州瓷当时挖出来不下百十余件,大都以几百块钱的价钱卖了,现在每件价值都在十几万元以上。

        还有某工地,一个农民工挖出来不少玉器、瓷器。

        有个古玩商路过工地,这个农民工从床底下拿出来一个明代青花的大罐,对他说,这东西我没用,你给我买两盒烟就给你,这个人就以两盒烟换回来这个大罐。

        后来一万块钱卖给一个古玩商,古玩商请专家鉴定得知这是个明初的永乐青花大罐,如果不是有些残缺的话,价值几百万元。

        还有个故事是说,有师生三人,约好到外地的古玩市场转转。

        一家店里放着一对唐代鎏金簪子,珍珠铺底,花形是一对鸳鸯,簪子上面的土还是湿的。

        师生三人就戏称说,这还冒着热气呢。

        店主要价12oo元,后来讨价还价,1ooo块钱买了回去,经专家鉴定,这对簪子市场价值七八万元人民币。

        其实这些故事无非说明了一个道理,就算满大街都是宝贝,你还得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否则宝贝放到你手里,你都不知道,那才叫冤呢。

        现在古玩店层出不穷,但大多开古玩店的对自己的货品都一知半解,并不完全了解艺术品的真假、年代和真正价值,有眼力的藏家还是有漏可捡的。

        很多人捡不到漏是因为其知识积累和储备不到位,就是把真品摆在他眼前,他不识货也没用。

        鉴定更是一门综合学科,一个人只有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实践磨炼,才有资格谈捡漏。照着书本去捡漏,一定会上当受骗。

        当然,要想捡漏还要见多识广。

        真品见得多了,古玩的神韵就熟记于心,那种熟悉的感觉是作假作不出来的。

        柳怜跟着父亲见得多了,他也讲了个事情说,一次,她父亲在某古玩市场现一件藏品,形状像个笔筒,高约二十厘米,直径七八厘米,上面有两个眼。

        当时卖家要价2oo块钱,看的人很多,但却没人买。

        她父亲准备买的时候,朋友还说买这干什么,四不像。

        其实是他们不识货,这是个汉代黄釉陶水计时,是用来计时间的工具。

        这种器型特别少见,她父亲常常去博物馆、古玩市场学习,在汉阳陵博物馆见过这种器型。

        于是她父亲当时就果断买下,这件藏品现在估计价值1万元以上。

        虽然柳怜的父亲做的那些事儿不怎么光彩,倒卖过文物,但你不得不承认,她的眼光还是有的。

        再有,捡漏最好找冷门藏品。

        “我觉得现在收藏还有漏可捡,先要瞄准别人不太关心的冷门藏品。”柳怜笑着说道,她前一阵去古玩市场,收藏了四枚印章。

        这几枚印章一般人都不会关心,但懂印章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些印章刻得很好,材质也好。

        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鉴赏知识,他就会与这几枚印章失之交臂。

        有句古话说:三百六十行行,古董为王。

        古玩这个领域,纷繁庞杂,风险很大,有些人属于一知半解,就很容易被别人捡了漏。

        收藏无捷径可走,知识就是财富,捡漏说白了就是“有知识有眼力的人捡无知识的人的漏”。

        像欧阳晓丹那样的,根本就捡不到漏的。

        对她来说,市面上几乎无漏可捡。

        这道理很简单,如果有人告诉你有漏可捡,他自己怎么不去捡,这本身就是一个圈套。

        等别人说,那就是要被套了。

        欧阳晓丹不信邪。

        她总觉得张天元是在故意吓唬她,不让她在这一行里混。

        “你都赚了那么多钱,总得让别人也喝点汤吧?”

        欧阳晓丹说。


  (https://www.mpshu.com/mp/3450/5776795.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