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书屋 > 鉴宝秘术 > 第四四一六章 破了反而更值钱(一)

第四四一六章 破了反而更值钱(一)


在咱们国家,逢年过节、新居入宅、婚嫁喜庆、小儿满月、学子赴考等大喜日子,人们总把砚台当作神灵设案供奉。

        特别是小孩“抓周”时,以率先抓到砚台为长辈们寄予孩子的最大愿望。他们认为:“小时舔墨盂,长大食天厨”。

        砚台可给未来的日子带来福音,预兆孩子长大后蟾宫折桂,平步青云,兴家创业。

        诸如此类的民间端砚文化,虽然超乎现实过于浪漫化,但我们不可否认,人们把端砚作为吉祥物崇拜,这完全是出于人们对文化的崇尚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也正因为如此,端砚的价格被一抬再抬,简直高到了离谱的程度。

        早在改开的时候,那时候端砚的市场价格。

        也不过就是千把块钱左右,可是到现在,一款上好的端砚,即便是尺寸最小,雕工一般的那种,现在起步价也在四十万左右,而尺寸大,雕工精美的,那就更不用说了,轻轻松松都能上百万。

        这还是说现代制品,如果是古代的端砚,做工上乘,年头久远的,那起步价就得从百万开始。

        如果要是能沾上一点历史名人的名头,那就更不得了了,如果送拍,那基本没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你根本都拍不下来。

        由此可见这端砚,现在在国内市场的疯狂程度。

        张天元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在英国伦敦偶然发现的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跳蚤市场里。

        发现了二十多块上等的端砚。

        看制作水准,那绝对都属上乘,再看尺寸,那就更不得了了,都是最受欢迎的大尺寸作品,这样多的端砚,就算是在国内比较著名的店铺之中。

        你也休想一下子全部看到。

        正准备跟这摊主讨价还价呢,张天元偶然一瞥,看到了一个破了底儿的砚台。

        按理说,这样的东西,兴许根本不值什么钱了,估计给别人别人都不要。

        可张天元那双眼睛“唰”的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他觉得,自己这运气,还真不是盖的。

        这破端砚,其实牵扯到了一件民国时候的事儿。

        民国时期,在宋姓官员家里,宋元琪服侍少爷宋常青出门。

        那宋常青的母亲死得早,他父亲儿女成群,哪里照顾得到他头上来。

        十岁那年,他出了麻疹,一大家子人,见老爷不理睬这个儿子,也都不去管他。

        只有跟他同龄的小仆人宋元琪,衣不解带地照顾着他。

        宋常青也是个知恩图报之人,病一好,就待宋元琪与众不同,没有外人时,两人常以兄弟相称。

        无娘儿,天照应,几年后,宋常青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著名学府。

        老爷接到喜报,想起这个儿子来,一高兴,就把别人送他的一方价值连城的元明之际的抄手端砚,赏他把玩半天。

        姨奶奶们、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们,全都记起了宋常青。

        小院里破天荒地热闹起来,前来道喜的人,走一拨,又来一拨。

        宋常青捧着抄手端砚,看得如痴如醉。

        等人们走光后,宋元琪好奇地凑过去看。

        左看右看,他看不出丁点稀罕之处。

        突然,他见那砚的墨堂,有着很深的凹陷,凹陷最底端薄得像一层纸,分明是个快破的砚,有什么可宝贝的。

        他小心翼翼地从少爷手上接过抄手端砚,打算仔细瞧瞧。

        谁知,这一交一接的当儿,砚的底端在桌子角,轻轻一碰,碰出一个洞来。

        宋元琪吓得浑身发抖,以老爷的脾气,他必死无疑。

        宋常青也吓白了脸,为了保护宋元琪,他一口咬定自己碰坏了抄手端砚。

        老爷气坏了,叫人拿来马鞭,下死手打,不像打儿子,分明是在打贼。

        宋常青足足躺了一个月,才能下床。

        老爷认定他是个败家子,连念书的学费也不肯给他,宋常青只得帮人做家教,帮人抄书,挣来学费钱。

        没多久,国难当头。

        脚盆鬼子快要攻进城了,宋常青的父亲领着妻妾,连夜搬去了大西南。

        偌大一座宅院,除了宋常青、宋元琪,就只剩一些老弱病残的仆人。

        脚盆鬼子一进城,除了宋元琪,那些仆人都回乡下老家了。

        宋常青照样帮人做家教,帮人抄书,宋元琪租了辆黄包车,当起了黄包车夫。

        脚盆鬼子听说宋常青的父亲是国民党的一个大官,就带着他们的文物鉴定专家来宋家抢宝。

        脚盆专家一看见那块元末明初的抄手端砚,两只绿豆眼立马贼亮贼亮的,他再一看,端砚的底端破了一个洞,便冷笑两声,把端砚搁在桌子上,吆喝着鬼子兵走了。

        连脚盆鬼子都不抢的东西,可见真是没用的废物了。

        宋元琪一直想赔少爷的端砚,可是,他拉黄包车赚那几个钱,刚够吃饭,哪里赔得起啊。

        凑巧,1942年这天,14岁的宋元琪拉了一个美国传教士。

        这美国传教士脖子上挂着一条纯金打造的十字架。

        黄包车刚拉到拐角处,就碰见一个脚盆鬼子。鬼子兵见了金十字架,自然要抢。

        美国传教士叫了声上帝,就开始跟他扭打起来,宋元琪见四处没有别的人,就拎起一块砖头拍死了鬼子兵。

        传教士非常感激他,要把他带到遍地黄金的美国去发财。

        宋元琪就悄悄跟着传教士,辗转到了美国。

        美国并没有遍地黄金,宋元琪在中餐馆打工,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他一门心思想挣钱回国还债的计划,不得不一再推迟。

        直到七十九岁这年,宋元琪攒到四十五万美金。

        他想,无论是否还得起,能还多少是多少,他就回了国。

        建国前,宋家的名气很大,所以,他很快就有了宋常青的消息。

        只可惜,宋常青已经去世了,他唯一在世的亲人,只有一个叫宋晶的孙子。

        宋元琪想:这笔债就还给他孙子吧。

        宋元琪找宋晶买砚,出手就是四十万美金。

        那个长相酷似少爷的宋晶,把端砚递到他面前,宋元琪一看,激动万分,连连说:“买了,我买了。”忙不迭地掏支票本。

        偏生宋晶说:“这是爷爷留给我做纪念的,不卖。”

        宋元琪一咬牙,把留作养老的五万美金也拿了出来。宋晶还是不卖。


  (https://www.mpshu.com/mp/3450/7076382.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