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书屋 > 老婆穿丢了,捡了一路红颜知己 > 第95章 月考

第95章 月考


周五午休之后,所有学生回到各自的班级,参加恩科院的第一次月考。

  就连朱彪也不例外。汉王要求他必须参加考试,并且要把考卷拿回来如实汇报成绩,王爷想知道他这一个月究竟学成个什么样子。

  每个班级的座位也是按成绩排的,所以朱彪就坐在陈容前排。他和陈容说好了,诗词题帮自己写一首,其他题不方便传纸条,就靠他自己答了。陈容不是死板的人,前世上学的时候也作过弊,以他和朱彪的关系,只要不是真正的科举考场,就不涉及原则问题,老朱都开口了,他自然不会拒绝。

  不一会,书院的钟声响起,孟老师拿着一摞卷子悠哉地走了进来,今天他是信班的监考老师。陈容一看是他,就更放心了,现在两人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关系当中,即便自己真的作弊了,孟老师想必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全班学子就位以后,孟老师缓缓说道:“现在开始发月考试题,大家拿到题就可以开始考试了,时间是两个时辰。”

  说完,孟老师将卷子递给了前排的学子,让他们依次向后传。陈容坐在最后一排,发到他这里竟然正好没卷子了。

  陈容特意等到其他列传完试卷,结果发现每一列都是恰好的份数,唯独他这少了一份。

  无奈之下,陈容只好举手说道:“孟老师,我没有试题。”

  孟老师并未惊讶,点了点头说道:“稍等一下,我再去拿一份过来。”

  望着孟老师离去的背影,陈容怎么想都感觉奇怪。

  怎么就这么巧,偏偏没有自己的呢?

  只见孟老师刚出去没一会儿,就拿了一份试题回来,算算时间,都不够他走到隔壁教室的。这事就更奇怪了。

  陈容向教室外瞄了一眼,发现公孙院长正好从门外走过去。

  从孟老师手里拿到卷子后,他立刻扫了一眼试题,和入学考试的题目设置差不多,经义有四十道小题共四十分,诗词题只要求写一首共三十分,策论题也只有一道,三十分。

  最后一页,还有两道题——补全以下两个药方,答对不得分,答错每题扣五分。

  在这等着我呢……

  怪不得公孙院长从门口过去了,他根本就是等在门口给孟老师拿题呢吧?俩人早就商量好了,还特意演一段。

  至不至于为了俩药方专门给我出一套题啊,咋跟老小孩似的……

  陈容确实有一阵子没给公孙迁补残方了,可是这也不能全怪他,平时真的太忙了呀,连温书时间都不够呢。

  自从入学以后,陈容一直没消停下来,忙活了不少学习以外的事。虽然他每堂课都认真听了,但课余时间是要比其他同学少的。不过他有一个优势,前身的陈容是个书呆子,自幼背过很多书。

  虽然他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背过的东西也会忘记,但重新背的时候,能够唤起前身的记忆,总是会事半功倍。

  这个世界没有四书五经,但武国也有自己的经典着作,如果用类似的说法,可以称为“六书十二经”,正是武国科举经义这一门常考的内容,而且包括但不局限于此,范围要比四书五经还大。

  每当背到这些内容的时候,陈容就要感谢前身的知识储备了,如果他是完全魂穿,没有半点之前的记忆的话,那他还写什么小说,办什么杂志啊?每天光背书就背不过来了。

  陈容和上次一样,先答四十道经义题,这次他对每道题的考点都有印象,只有小部分不能百分百确认。上次他只对了二十五道,这次他估计自己至少也能对个三十道吧?

  诗词题让以“秋天”为主题,写一首诗,要求至少八句。古代的八句并非以标点区分,比如对于七言绝句来说,七个字就算是一句了。

  陈容直接抄了一首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他还答应给朱彪一首呢,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是杜甫的《登高》,但又觉得用在这实在太浪费了,最后在诗集里挑了一首李白没那么有名的诗——《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题目肯定是要改一下的,这里没有宣城,也没有谢眺,陈容左思右想也没想出好诗题,最后干脆就叫《无题》了。谢公他给改成了“圣公”,北楼勉强可以解释成北方的高楼,应该不用改。朱彪从小跟着汉王南征北战,肯定见过圣上,就想怀念一下没毛病吧?

  有了这个主旨,阅卷老师都不敢给他打低分!

  陈容把诗抄在草纸上,趁没人注意团成纸团扔给了朱彪。两人坐在角落里也算是有好处的,搞这些小动作很难被人看到。

  最后是策论题:先皇未立储而崩,陷武国于内乱。自古及今,有立嗣以嫡不以贤者,亦有立嗣以贤不以嫡、长也,帝王将相、庶民白丁皆有先例。尔认为立嫡、立长与立贤,孰为上策耳?

  陈容觉得这题目还是挺有意思的,立嫡和立贤的辩论,自古以来便有了,而且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无数皇帝和大儒都讨论不出结果的东西,指望一群学生给答案,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所以这题的答案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答案里体现的辩证思维。

  其实更有意思的是第一句,将武国的战乱归咎于先皇未立储,是不是有点甩锅了?果然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如果当年获胜的是朝廷一派,也就是先皇的嫡长子,怎么可能有人敢说这种话呢?当今武皇并非嫡子,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才能将立嫡与立贤之争摆在了台面上。

  如果当年是朝廷打赢了,当今圣上就是正统的嫡长子,你出这种题可就得小心脑袋搬家了,人家很难不认为你想造反啊。可现在却恰恰相反,这题出的,政治正确极了。

  古代立嫡不立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嫡系和长幼是绝对的,而贤能是相对的。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贤能呢?如果以立贤为基准,很可能造成九子夺嫡的场面,引发家庭矛盾不说,最后选出来的人也并非真正的贤明,而是手段高明、演技最好。

  难道要回答立嫡?以陈容的现代思维,当然不可能认同这种封建社会的产物。从共产主义的角度来说,应该采用民主平等的选举制度。

  但是考题肯定不能这么答。

  思考一番之后,他在草稿纸上写下回答本题的大纲,同时列出一些重要的论点,准备开始做答。


  (https://www.mpshu.com/mp/34548/13238.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