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考试终于结束,紧接着便是那决定命运的殿试之日。天空湛蓝,几朵白云悠然飘过,仿佛也在期待着这场盛事的到来。紫禁城的红墙金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更添了几分庄重与神秘。

考生们的表情各异,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有的人奋笔疾书,笔尖在纸上跳跃,似乎胸有成竹,成竹在胸;有的则搔着头,犹豫不决,眉头紧锁,仿佛在与自己内心的疑惑作斗争;还有的写写停停,脸上露出痛苦的神色,显然是在苦思冥想,试图从脑海中挖掘出那最后一点灵感。

转眼到了中午,光禄寺的侍从们准时送来了午餐。考官们的伙食相当丰盛,茶点、水果、五道色香味俱佳的酒菜,还有四样汤饭和下饭菜,一应俱全,令人垂涎欲滴。而考生们就简单多了,只有两个白胖胖的馒头和一碗热腾腾的汤。这并非宫中抠门,而是担心学子们平时没尝过这么好的饭菜,突然大吃大喝会影响下午的考试,影响他们发挥真正的水平。

吃完饭,考生们稍作休息,便又继续投入到那紧张的答题之中。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只有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直到太阳快下山,所有进士都答完了题,把试卷交到东角门,然后鱼贯而出,脸上带着或轻松或紧张的表情。

收卷的官员们小心翼翼地把试卷收集起来,送到弥封官那里。弥封官仔细地把考生的名字封起来,以防考官认出笔迹,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不过,跟乡试、会试不一样,殿试时间紧迫,阅卷的又都是皇帝信得过的人,所以就直接省去了誊录这一步,节省了不少时间。

按照大明的规矩,殿试第二天就开始阅卷,第三天发榜。这一天,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种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氛中。

第二天傍晚时分,阅卷官们已经把试卷分成了三个等级,还把一等卷中的十份交给了林小风。林小风是当朝的大学士,学识渊博,深受皇帝信任。他接过试卷,仔细地一份份看过去。这些卷子都写得工工整整,卷面也很干净,显然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让林小风没想到的是,他又看到了吕宫的名字。吕宫,这个在乡试、会试中都表现突出的才子,竟然也出现在了殿试的一等卷中。林小风心中暗暗赞叹,不过他没多看,直接把它放到了后面,先拿起了王夫之的卷子。

王夫之,这个名字在林小风的脑海中闪过。他听说过这个人,知道他是个有思想、有见解的才子。林小风打开卷子,只见字迹清晰有力,文章结构严谨,论述深入浅出,确实非同凡响。林小风假装看了一遍,然后又从一等卷中挑了一份出来。接着,他又让人送来了二等卷,阅完后又挑了一份。

名次定好后,接下来就是繁琐的礼仪了。官员们按照规矩,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所有的程序。

最后,官员们在长安左门外张贴了黄榜,向全天下公布结果。观众早就等在那里了,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榜单一贴出来,就有人大声念道:“一甲第一名,王夫之!”顿时,人群中一片哗然,大家都惊叹不已。

“王夫之是谁?”有人好奇地问道。

“不知道,快去打听打听。”另一个人兴奋地回应。

“打听的时候,顺便问问他有没有娶亲,我家有女儿还没出嫁呢。”一个中年妇女插话道。

“你瞎说什么呢?就你家的条件,还想招状元做女婿?”旁边的人打趣道。

“想想总可以吧?”中年妇女不甘示弱地回应。

“梦里啥都有,你慢慢想去吧!”另一个人笑道。

百姓们议论纷纷的时候,读榜的人继续宣布:“一甲第二名黄宗羲,一甲第三名夏汝弼!”状元、榜眼、探花的名字一宣布完,虽然其他名次的声音也很大,但大家的注意力都已经转移了。他们都踮起脚尖望着顺天府的仪仗队,准备送状元回府。

顺天府尹王庭梅早就等在那里了。他身穿官服,面带微笑,显得庄重而又亲切。他一看榜上有王夫之的名字,就赶紧记下了他的籍贯和住址。他知道,这个年轻的才子即将成为京城的新宠儿。

其实,王夫之、黄宗羲、夏汝弼等人都在人群中。他们身穿普通的衣衫,混在百姓之中,显得并不起眼。但作为考生,他们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前程。王夫之一知道自己中了状元,就立马跨上马背,想先顺天府衙一步回到住处。他心中激动不已,但又强作镇定,生怕被人看出破绽。黄宗羲和夏汝弼也租了马匹,紧随其后狂奔到驿站。他们心中同样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没过半天,这三个人的名字就在京城传开了。大街小巷上都有人在议论他们的事迹和才华。他们的住处也被好奇的百姓们围得水泄不通。

“店家,状元住哪个房间?”王夫之的住处外面挤满了人。有的人踮着脚尖往里面看;有的人则大声地询问着店家。

“你们想干什么?状元正在休息,不能打扰。”店家有些不耐烦地回应道。

“我们不是来找状元的,是来找你的。”一个人嬉皮笑脸地说道。

“找我有什么事?”店家疑惑地问道。

“状元用过的床铺、碗筷、洗漱用品,能卖给我们吗?我想买!”那个人一本正经地说道。

店家愣住了:“你买这些干什么?”

“想沾沾状元的喜气,希望三年后我也能中状元!”那个人满怀期待地说道。

京城的百姓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夜色已经深了。月光洒在大地上,给这座古老的城市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里,王夫之正静静地躺在床上,回味着这一天的经历。他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但同时也感到了一丝不安。他知道,自己即将踏上一条全新的道路,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

第二天是恩荣宴,也叫琼林宴,是皇帝宴请进士的宴会。不过皇帝大多时候不亲自出席,而是派大臣代替。这次的任务就落在了成庆华的肩上,林小风想借此机会提拔他。成庆华是林小风的心腹,为人机智圆滑,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他知道这次宴会的重要性,因此早早地就做好了准备。

赴宴的路上,仪仗队在前面开路,进士们跟在后面。他们身穿华丽的官服,佩戴着恩荣宴的铜牌和簪花。状元的簪花尤其大而且显眼,引得路人纷纷侧目。王夫之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他知道,这一刻是自己人生中的巅峰时刻之一。

宴会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比较拘谨,都按照规矩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敢轻易动弹。但酒过三巡之后,文人们的本性就显露出来了。他们开始互相敬酒、谈笑风生,气氛变得越来越热烈。

王夫之也喝了几杯酒,感觉有些微醺。他突然想上厕所,就起身离席,跟着太监来到一个小院子。上完厕所后往回走,走了几步他就觉得不对劲了。这条路并不是来时的路,而且周围的环境也显得有些陌生。

“公公,这条路不是来时的路啊。”王夫之指着后面说。

太监没回头,反问道:“哪里不对了?”

“我虽然喝醉了,但还是记得来时不是这条路。”王夫之有些警惕地说道。

太监无奈地转过身来:“这不是回宴会的路,是去别的地方。”

“去什么地方?”王夫之心中一紧。

“到了就知道了。”太监神秘兮兮地说道。

“我不敢从命!”王夫之擦了擦汗想走。皇宫里守卫森严,走错一步都可能出大事。

太监轻轻咳嗽了一声:“陛下想见你,别问了,快走吧。”

王夫之一听是皇帝要见他,心头一震,酒意全消。他赶紧跟着太监走,心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他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见他,但既然是皇帝的召见,他自然不敢怠慢。

两人转了两个弯来到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个凉亭,凉亭里站着一个中年男子。他身穿龙袍,面带微笑地看着王夫之。他的眼神深邃而锐利,仿佛能洞察人心。

“这位就是陛下,快行礼!”太监催促道。

王夫之急步上前躬身行礼:“学生王夫之参见陛下。”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是因为紧张。

“免礼。”皇帝挥了挥手让他起来。他的声音威严而又不失温和,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王夫之站着有些不安,低着头想皇帝召见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不敢轻易开口询问,只能静静地等待着皇帝的指示。

皇帝仔细打量了王夫之一番。见他身材不高大,面容清瘦,举止间透露出一股书卷气。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和坚韧的光芒,显然是一个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人。

“王夫之,朕有话问你。”皇帝缓缓开口道。他的声音不高,但却充满了威严和力量。

“学生知无不言。”王夫之赶紧回应道。他知道自己不能有任何隐瞒和欺骗,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好。”皇帝站起身来说道,“朕听说你曾酒后斥责程朱理学为误国之学,可有此事?”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仿佛要洞察王夫之内心的真实想法。

王夫之一听冷汗直冒。他知道这件事情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他赶紧跪在地上,颤

在明朝那悠长而繁复的历史画卷中,程朱理学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不倒。它不仅是官方认可的正统学问,更是从北宋时期两位大学问家程颢、程颐兄弟的智慧土壤中萌芽,经过南宋朱熹的精心培育,发展得枝繁叶茂。这并非一时的新鲜玩意儿,或是一阵风过即散的新思想,而是对儒学进行了深邃的加工和提炼,如同酿酒般,取其菁华,去其糟粕。

程朱学派认为,天地间的道理,即他们口中的“天理”,是万物的根本,是宇宙间最纯粹的法则。他们提倡父子有序,君臣尊卑,遵循天理,克制私欲,将三纲五常这些道德规范视为社会的基石。在这样的思想体系下,社会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零件都各司其职,和谐运转。

然而,在这片思想的森林中,总有那么几棵树,不愿随波逐流,王夫之便是其中之一。他年轻而充满活力,二十七岁的他,眼中闪烁着对世界的好奇与质疑。在他看来,天理并非高悬于空中的楼阁,而是深深植根于人的欲望之中,与人的情感、需求紧密相连。他提出天下人平等的观点,这无疑是对皇权专制统治的一次勇敢挑战。他的哲学思想,如气一元论、心物之辩,深奥而独特,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引人深思。

林小风,这位深谙世故的帝王,看着王夫之那紧张的模样,心中不禁暗自好笑。他知道,这位年轻人虽然思想敏锐,但尚未成熟,更未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更别提著书立说了。然而,这并不影响林小风的计划,他心中有一盘大棋,每一步都已精心布局。

“王夫之。”林小风轻声呼唤,声音温和而充满威严。

王夫之闻言,连忙低头,不敢直视林小风的眼睛,仿佛那是一汪深不见底的湖水,能吞噬一切。“学生在。”他的声音微微颤抖,透露出内心的忐忑。

“朕知道你心中藏着许多奇思妙想,或许在别人看来,这些想法有些离经叛道,甚至是大不敬。”林小风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莫名的包容与理解。

王夫之一听,心中顿时如坠冰窟,冷汗涔涔而下,连忙趴在地上,颤抖着声音请罪:“陛下恕罪,这些都是学生的胡思乱想,错误百出,并非我的本意啊。”

林小风微微一笑,安慰道:“朕并未责怪你的意思。思想的对错,并非你我轻易能够判定,那得留给后人去评价。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行动则是思想的体现。有思想不一定能付诸行动,但没有思想的行动注定会失败。这就是思想和思想家的重要性所在。”

林小风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让王夫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抬头望向林小风,眼中闪烁着疑惑与求知的光芒。林小风见状,笑道:“别深究前面的话了,后面的才是重点。”

王夫之连忙恭敬地再次行礼:“请陛下明示。”

“琼林宴之后,朕打算派你去六部九卿以及顺天府下辖的州县去观摩政务。在京城的这几年里,朕会逐步给你安排更重要的任务,让你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林小风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与信任。

“到了地方上,你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百姓,实行仁政,严于律己,公正无私。大明已经有了王守仁这样的圣人,朕希望你能成为他的接班人。”

王夫之听到这话,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知道,成为圣人的标准,就是要在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个方面都有所建树,实现不朽。他叩首表示感激:“学生遵旨。”

林小风接着说:“不过啊,在这三不朽之中,立功可能相对容易一些,但立德和立言就很难了。特别是立言这一块儿,要想让自己的学说被士人们接受并传承下去,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忧虑与期待:“所以不管你是在京城还是在地方上任职,都要勤于思考和研究自己的学说,并著书立说以广流传。”

王夫之一听这话,脸色微微有些僵硬,他担心自己的言论会引来祸端:“学生……担心会因为言论而获罪。”

林小风见状,再次安慰他说:“你放心吧,你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写的每一本书,朕都不会怪罪于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嘛,如果堵住了老百姓的嘴巴不让说话,那后果可比洪水泛滥还要严重得多啊。”

王夫之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再次叩首:“谢陛下恩典。”

待王夫之离开后,林小风又召见了另一位青年才俊——黄宗羲。虽然他对黄宗羲所说的话与王夫之不尽相同,但其中的道理却是相通的。他希望通过这些年轻人,将自己的学说和思想迅速传播和推广出去。

临别时,他还特地嘱咐黄宗羲:“我听说你跟顾炎武关系不错?”

“是的,陛下。”黄宗羲恭敬地回答。

“那你回去告诉他一声吧,朕知道他这个人很有才干和见识,希望他能够尽快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为国家效力。”林小风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殷切的期待。

“学生一定转达。”黄宗羲恭敬地行礼后离去。

林小风望着黄宗羲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他并不指望王夫之和黄宗羲都能成为像王守仁那样的圣人级人物,但他希望能够通过他们来迅速传播和推广自己的学说和思想。只要这些学说和思想能够长久地流传下去并深入人心,那么大明王朝的复兴也就有了希望。

琼林宴后的第八天午后,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乾清宫的琉璃瓦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成庆华急匆匆地来到乾清宫求见林小风。此时林小风正在午睡,被冷水洗了把脸后就来到了前殿接见成庆华。

成庆华一脸神秘地说:“陛下,有大事要禀报。”说着就递上了两封公文给林小风身边的侍从天阳。

林小风接过公文,仔细阅读着,同时听成庆华口述公文的主要内容:“李阁老作为赈灾追税的钦差大臣,已经离开了南直隶前往浙江。到了那里之后,他接到了南京吏部侍郎黄道周发来的一封密信,信中提到郑芝龙私下里与建奴勾结,贩卖粮食、棉花、铁器和药材给他们。”

林小风一听这话,眉头就皱了起来,他沉声问道:“这封信里的内容属实吗?”

“黄道周是福建人,他得到了同乡的消息后进行了秘密调查,确实发现了郑芝龙与建奴勾结的证据。”成庆华也紧皱着眉头回答道。

林小风沉思了一会儿,又问道:“太子和南京朝廷知道这件事吗?”

“知道的,公文上有太子的印章可以证明。”成庆华回答道。

林小风一听这话,顿时怒不可遏,猛地一拍桌子:“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却乱管!”原来他早就知道了郑芝龙的事情,但为了大局考虑,暂时搁置没有处理,打算等内乱平息之后再行处置。没想到却被南京方面给捅了出来。南京这一举动,看似出于好意,实则却可能引发更大的麻烦和混乱啊!

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怒火,然后沉声对成庆华说:“这件事你先不要声张,我会亲自处理。你去把天阳叫来,我有话要吩咐他。”

成庆华闻言,连忙应声退下,不一会儿,天阳便匆匆走了进来。

“天阳,你速去浙江一趟,找到李阁老,把这封信交给他,并告诉他我的意思:让他秘密调查郑芝龙与建奴勾结的事情,务必找到确凿的证据。同时,你要叮嘱他,此事事关重大,一定要小心行事,切勿打草惊蛇。”林小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天阳闻言,连忙恭敬地行礼应声道:“是,陛下,臣遵旨。”说完,他便转身匆匆离去,准备前往浙江执行林小风的命令。

林小风望着天阳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忧虑。他知道,这件事处理起来并不容易,但只要能够找到确凿的证据,就一定能够揭露郑芝龙的罪行,为大明王朝铲除这个隐患。想到这里,他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起来。

在那风雨飘摇的大明末年,林小风皇帝面临的局势犹如一团乱麻,纠缠不清。除了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股声势浩大的起义军,西南的土司也蠢蠢欲动,辽东的建奴不断侵扰边境,北边的蒙古更是烽烟四起,战乱频仍。更令人头疼的是,海上还有个郑芝龙,他手握十万精锐水师,在东番(即今台湾)筑城固守,其势力不容小觑。

郑芝龙的心思,林小风皇帝心知肚明。若朝廷与郑芝龙撕破脸皮,他虽未必敢与朝廷正面硬碰,但退守东番,割据一方却是绰绰有余。然而,郑芝龙那点小心思已经暴露无遗,朝廷也不能装作视而不见。

林小风皇帝沉思片刻,转头看向成庆华大臣,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范尚书,你觉得这事儿怎么处理?”他缓缓问道。

庆华叹了口气,眉头紧锁,似乎也被这复杂的局势所困扰。“我觉得啊,在没搞定李自成之前,咱们最好别动郑芝龙。”他缓缓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林小风点点头,眉头微皱,似乎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是这么想的。”他沉吟片刻,继续说道,“但是,这事儿恐怕得委屈一下黄道周了。”

庆华闻言,脸色更加凝重,他深知黄道周是无辜的,但在这乱世之中,有时候为了大局,不得不牺牲一些人的利益。“陛下,这处分是不是有点重了?降职罚俸不就行了?”他试图为黄道周争取一些宽容。

林小风也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道这是对黄道周的不公,但在这乱世之中,他必须做出最有利于大局的决策。“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权宜之计啊。”他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沉重。

要动郑芝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李自成被灭,二是朝廷的水师得到足够的训练,能与郑芝龙一战。然而,现在这两个条件都不满足,所以郑芝龙这块儿还不能轻举妄动。

“行,我这就去办。”庆华拱了拱手,转身欲走,却又停下脚步,“陛下,还有第二封公文请您过目。”

林小风打开公文一看,是简明孝和吕大器上的折子,请求赶紧给前线补充粮草、火炮和火药。他眉头紧锁,仔细阅读着折子上的内容。吕大器那边粮食还算充足,但火炮却不够;而简明孝那边的情况就更加糟糕了,粮食和火炮都紧缺,尤其是粮食,原来靠李定国从四川转运,现在李定国调走了,川军也撤了,运粮之路变得异常艰难。

“工部造的那个铁模火炮还没到吗?”林小风焦急地问道。他知道在这场战争中,火炮的威力将决定胜负。

“已经发往潼关、武关了,过几天就能到。”庆华回答得斩钉截铁,但眉宇间却透露出一丝担忧。他知道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也知道朝廷的处境已经十分危急。

“粮草呢?”林小风继续追问。他深知在这场战争中,粮草的重要性不亚于火炮。

“山东的粮草半个月前就到徐州了,已经装船运往潼关了。”庆华的回答让林小风稍微松了口气。然而,他仍然眉头紧锁,思考着如何帮助简明孝度过难关。

突然,他停住脚步,对庆华说道:“内阁赶紧拟旨,调密云的一万精兵去宣府,跟唐胜宇、祝凤翙他们一起拿下大同,让李自成腹背受敌。”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决绝和果断。他知道这场战争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必须采取果断行动才能扭转局势。

“遵旨!”庆华领命而去。他知道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他必须尽快将皇帝的旨意传达给内阁和前线将领,让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

林小风看着庆华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知道这场战争将决定大明的命运,也知道自己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影响深远。他必须谨慎再谨慎,才能确保大明的未来。

……

说到潼关城,它可真是个厉害的地方。这座城池是在唐朝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洪武九年才最终建成。城墙又高又厚,最低的都有五丈高,最高的更是达到了九丈。围着城墙转一圈,足足有二十二里长。六个城门巍峨壮观,敌楼炮台遍布城头,显示出这座城池的坚固与雄伟。

然而,潼关城的地势却异常复杂。光靠一座城池是守不住的,所以大明还特意挖了三道大沟来加强防御。这三道沟分别是远沟、禁沟和潼沟,里面都流淌着从秦岭流下来的清澈河水,最终汇入黄河之中。禁沟的水浅且路好走,可以让轻兵悄悄过去。为了防着敌人绕到后面偷袭,大明还沿着这些沟修了十几个堡垒,叫做十二连城。整个防线密不透风,犹如铜墙铁壁一般坚固。

此时正值林小风十九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然而潼关城里的顺军却连粽子都吃不上。他们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因为关中地区正遭遇大旱,粮食收成极差。老百姓活不下去了才起来造反,现在他们退守关中,粮食已经快要吃完了。援军也指望不上,幸好西安那边还有点存粮,不然他们真是要绝望了。

“报!”一个探子急匆匆地跑进城来,向景常浩报告:“明军十万大军已经压到灵宝了,守军已经投降。简明孝没有停歇,直接往潼关来了,现在驻扎在城东二十里地。”

常浩一听这个消息,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他惊讶地问道:“二十里?他们怎么来得这么快?”探子回答道:“是啊,不过明军看起来并不想马上攻城。”常浩疑惑地看着地图,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喃喃自语道:“要是我是简明孝,肯定会在灵宝休整,不会跑到这荒郊野外来。难道说……有诈!”

说完这句话后,常浩立刻转身问身边的亲兵:“皇上那边有什么消息吗?”亲兵回答道:“皇上离这儿不远,就十里地。泽侯田见秀还带着一万大军一起过来呢。”听到这个消息后,常浩的心情稍微安定了一些。他知道田见秀是顺军的精锐将领,有他在身边,至少可以稍微安心一些。

夜幕降临后,李自成和田见秀一起走进了潼关城。他们在城内用过晚饭后,众将便聚在一起商量对策。李自成坐在中间位置,神情严肃地听着大家的意见。这时,田见秀站起身来,他穿着粗布衣裳,腰系蓝带,脸圆圆的留着长胡子。他的影子投在墙上,看起来挺吓人的。

“皇上,”田见秀声音洪亮地说道,“我有个请求。明军分兵攻打武关和潼关,咱们兵力不够。骆文彬那儿有辎重数千,我想调过来加强潼关的防守,不知道皇上意下如何?”他说完这句话后,便静静地等待着李自成的回应。整个房间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等待着皇帝的决策。

听说田见秀请求调派骆文彬的辎重部队参战,李自成听后不高兴地皱了皱眉,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疑虑。“潼关那地方,地势险要,守起来容易,攻进去难,哪里用得着那么多兵力?”他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每一个字都敲打在众将的心上。

“但是,陛下……”田见秀还想说什么,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急切,几分不甘,仿佛想要说服这位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领袖。

“没有但是!”李自成的声音猛然提高,他的态度非常坚决,就像那巍峨的山峰,不可动摇。他凝视着田见秀,那双眼睛仿佛能洞察人心,看透一切虚妄。

他拒绝让文彬参战,这背后主要有两个原因,如同两道坚固的城墙,牢牢守护着他的决心。

第一,李自成对骆文彬的忠诚度有所怀疑。毕竟骆文彬以前被俘过,他的心思让人捉摸不透。在那段被俘的日子里,他是否受到了什么影响?是否对大顺军的忠诚有所动摇?这些都让李自成心中充满了疑虑。大顺军里好将领多得是,能不用他骆文彬就尽量不用,这是李自成心中的一道坎,一道他无法轻易跨过的坎。

第二,李自成认为兵不在多而在精。大顺军现在缺的是精锐部队,而不是这些辎重兵。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能够以一当十的勇士,而不是这些只会运送粮草的辎重兵。骆文彬的部队参不参战,对整体战局其实没多大帮助,这是李自成心中的另一个坚持,一个他无法妥协的坚持。

田见秀被李自成这么一说,顿时哑口无言。他喘着粗气,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扼住了喉咙,说不出话来。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奈和不甘,仿佛一只被困在笼中的猛兽,无法挣脱束缚。

这时,景常浩出来打圆场说:“吕大器正在攻打武关,或许可以调骆文彬去那边防守。”他的声音平和而理智,仿佛一股清泉,试图浇灭这场无形的争执。

但李自成还是不为所动,他淡淡地说:“让他负责运粮吧。”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一切都已经在他的掌握之中。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时,传令官走了进来。他扫视了一圈众人,仿佛在寻找着什么。然后,他附在李自成耳边低声说了几句,那声音低沉而急促,仿佛带着某种不祥的预兆。说完后,他就匆匆地出去了。

李自成先是皱了皱眉,仿佛被什么棘手的问题所困扰。接着,他的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那惊讶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最后,他愤怒又疑惑地问:“这是真的吗?”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仿佛被什么可怕的事情所震撼。

程鸣和见状,急忙问道:“陛下,您怎么了?”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关切和焦急,仿佛想要为这位领袖分担一些压力。

李自成咬牙切齿地说:“西安传来急报,榆林那边发生民变了!”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愤怒和无奈,仿佛被什么无法控制的力量所牵制。

“民……民变?”南宫尚朴猛地站了起来,瞪大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他喃喃自语道:“陛下您说的是民变吗?”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敢相信和惊愕。

“没错,就是民变!榆林的百姓要造反了!”李自成愤怒地说。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无法抑制的怒火,仿佛被什么触动了心中的痛处。

尚朴愣在那里,心里翻江倒海。想当年我们起兵是为了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现在怎么百姓反而要造反了呢?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仿佛被什么无法解答的问题所困扰。

其他将领也是一脸愕然。有的瞪大眼睛,仿佛被什么可怕的事情所震撼;有的张着嘴说不出话,仿佛被什么无形的力量扼住了喉咙;还有的干脆僵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被什么可怕的事情所定格。

过了好一会儿,程鸣和才疑惑地问:“陛下,您确定消息无误吗?”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敢相信和疑虑,仿佛想要确认这个可怕的消息是否真实。

李自成收起怒容,看着他说:“怎么会错?”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和不容置疑,仿佛一切都已经在他的掌握之中。

程鸣和低下头,小声说:“我记得我们大顺军在林小风十六年攻取西安后,又顺势拿下关中,各地都是望风而降,只有榆林坚持抵抗。我们围了十多天才攻下城,后来还……还屠了城。”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和不安,仿佛被什么可怕的记忆所困扰。

“那榆林现在应该没人了啊,怎么还会有民变呢?”他的问题中带着几分疑惑和不解,仿佛想要解开这个无法理解的谜团。

回想起林小风十六年冬天,李自成曾派骆文彬攻打榆林。榆林是延绥地区的重要城镇,据《明史》记载,那里兵强马壮,但地方贫瘠,军饷常常不足。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再加上靠近蒙古,所以榆林民风强悍,不事农耕,只以打仗为业。一有战事,男女老少都会拿起武器上战场。

那时的榆林,仿佛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屹立在延绥地区。然而,这座堡垒最终还是被大顺军攻破了。七万大军围攻了十多天才攻下城,那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城破后,都任、王世钦兄弟、尤世威等人被俘不屈,惨遭杀害;王家禄自杀身亡;侯世禄和他的儿子拱极也战死沙场。武将全部阵亡后,无论是在职还是离职的文官也都自杀殉国。

李自成心里清楚榆林的情况,他瞪了程鸣和一眼,心想:说是民变是为了安抚人心,如果说是兵变恐怕会引起内乱。看到众将领疑惑的表情他知道瞒不过去,于是叹了口气说:“榆林虽然百姓不多,但我担心蒙古人会趁机侵扰,所以就把百姓迁进城里,还调了大同的张天琳、柯天相以及降将姜瓖去防守。”

“这其实是姜壤的兵变!他以议事为名率领亲兵突袭帅府,杀了张天琳、柯天相,然后率领降兵造反了!”李自成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愤怒和无奈,仿佛被什么无法控制的力量所牵制。

众将领听后都沉默了。他们早就料到降兵会反,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仿佛被什么可怕的事情所困扰。

南宫尚朴急切地说:“陛下,我们应该立即派兵围剿!”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焦急和坚定,仿佛想要立即行动,平息这场叛乱。

然而,田见秀、景常浩等人却投来鄙夷的目光。景常浩忍不住反问道:“牛左辅,你这话不是废话吗?不围剿还能怎么办?难道给他们送粮去吗?”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嘲讽和不满,仿佛对南宫尚朴的建议不屑一顾。

众将领闻言大笑起来,仿佛被什么可笑的事情所触动。他们的笑声中带着几分轻松和释然,仿佛想要用笑声来掩盖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哈哈哈……宗敏将军的话真是惊人啊!”田见秀称赞道。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戏谑和调侃,仿佛想要用这种方式来缓解紧张的气氛。

“宗敏将军真是文武双全啊!”郝摇旗也附和道。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敬佩和赞叹,仿佛对景常浩的才华赞不绝口。

“宗敏将军说得对!”将领们纷纷表达对南宫尚朴的不满。自从大顺军败退北京、凤阳、承天府以来,只有在大名府的战役中打了个平手,但损失也不小。现在他们已经不再信任南宫尚朴和程鸣和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疑虑和不满,仿佛被什么无法解答的问题所困扰。(本章完)


  (https://www.mpshu.com/mp/35850/12969.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