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书屋 >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 第570章 表、半表半里、里

第570章 表、半表半里、里


第570章  表、半表半里、里“像97条,大家都熟悉,148条大伙都熟悉,我就不在这里啰嗦了......”

大树一头黑线,不考虑一下学生的感受吗?

一边的林动比大树就好很多,这些日子已经将伤寒论条文烂熟于心,此时轻声念了出来:

宋本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胸胁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病,依法治之。

一旁的老刘看到林动竟然有如此功力,以为是自己教的好,心下大喜,然后也小声解释道:“这一条主要论述了小柴胡汤证的病理解释。

该条文指出,当人体出现‘血弱气尽,腠理开’的情况时,外邪容易侵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

正邪分争导致往来寒热,休作有时,患者可能感到不欲饮食,胸胁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

在这种情况下,小柴胡汤是主治方剂。

如果患者服用了柴胡汤后感到口渴,则属于阳明病,应当按照阳明病的治疗方法来处理。

这一条的解释对于理解小柴胡汤的应用及其在伤寒论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这样呀,那另外一条呢?”

宋本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细,病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细,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这条条文主要讲述了阳微结的情况,指出患者有表证和里证,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沉细等症状。治疗上推荐使用小柴胡汤。如果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症状没有缓解,可以考虑通过大便来解除病症。”老刘继续充当解说。

“都是小柴胡汤呀,那这马教授想表达什么?”大树听懂了之后,反而更迷茫了。

林动隐隐有所感悟,但是也是隔着一层膜,徘徊来去,始终不得进去。

也难怪,马教授已经称得上是全国顶级的伤寒大师了,他所讲的东西不是课堂上的东西。

有什么区别吗?

课堂上的知识来源于教材。

而马教授这个级别,是有修改编纂教材的资格的.......假如他能干倒其他同级别的伤寒专家。

当然,不是老刘这种专家,他还差了一个级别,就算编教材喊上他,也是听人家怎么编,然后按人家的精神写那么几段混个编委就行了。

这种会议,讲究的不是教材那样千篇一律,而恰恰是在讲高于教材的指导思想与学说。

搁在洪荒文或者仙侠文里面,就是大佬们商量怎么修改下一劫的天地大道法则,当然,这一改,下面的修仙者就要跟着变,改功法的改功法,转世重修的转世重修。

很显然,老马是很有想法的。

“考证经方发展的历史可以知道,汉以前的方证的运用,由单方到复方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理论一直是沿用八纲,即《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即病位概念,那时候的病位概念只有表和里,治疗在表用汗法,在里用吐、下法。

这是汉以前,但是发展到东汉,《伤寒论》增加了半表半里概念,而治疗增加了和法,由八纲辨证上升到六经辨证。

经方发展到东汉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总结出半表半里的理念,由此创建了六经辨证理论体系。

在表的阳经方愈病之理‘从一六经辨证一证是太阳病,在表的阴证就是少阴,半表半里的阳证就是少阳,半表半里的阴证就是厥阴,里阳证和里阴证就是阳明和太阴,这就形成了六经......

在古代神农时代是单方方证,八纲辨证,代表作是《神农本草经》,后来发展成复方方证,还是八纲辨证,代表作是《汤液经》,这个时代是夏商周汉,好长一个历史时期,到了东汉加入了半表半里,这样就形成了六经辨证,代表作是东汉的《伤寒论》。”

有一部分专家教授,也包括李介宾,齐齐皱眉。

图穷匕见呀,六经见到了,但是八纲这个是清朝.......至少是正式提出来,还是程松龄定下来的。

阴阳、寒热、表里、虚实,这些自古都有,哦哦,怪不得要讲97条、148条,原来是为了说明半表半里!

八纲中有表里,但无半表半里,胡希恕的六经八纲方法,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说的过去的。

只是马教授虽然走出了给《伤寒论》去《内经》化这一步,但是马上又拉过来《神农本草经》,不知道是福是祸。

李介宾想到这里,不再往下想了,自己继续听下去就行。

马教授不知道台下的一个大学生已经看穿了自己的理论虚实,此时他还在继续讲解着自己的见解:“六经考证线索,第一个是皇甫谧:张仲景论广《汤液经》。

第二个是杨绍伊考证:六经提纲是张仲景弟子继承写进。

这里有我们出的一本书叫《解读伊尹汤液经》。

从杨绍伊所撰的《伊尹汤液经》卷一看,三阴三阳、六经在商代已经存在,《汤液经》原有其名称及内容,但是没有现代所熟悉的六经提纲。

这六经提纲以前没有,到《伤寒论》出现了,所以杨绍伊考证《伊尹汤液》把提纲列到每经内容最后,且低两格写。

杨绍伊写这本书,他说《汤液经》每个字无疑地在《伤寒论》里头。

他用文字功夫把它分成了原文,《汤液经》的原文,张仲景加入的,还有他弟子加入的,分成三类,顶格写的是《汤液经法》的原文,低一格是张仲景写的,低两个格是张仲景弟子写的,所以六经提纲低两个格。

还有一个更引人注意的地方是,在厥阴病提纲的条上有‘师曰’两个字,说明这是张仲景弟子整理以后加入的,六经提纲是张仲景在其晚年才高度概括的理论,说明张仲景结合临床不断总结完善经方理论,把六经提纲置于首条,经其弟子整理,张仲景没有整理完善,这样集成《伤寒论》,几代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从而可以看出来,杨绍伊对经方的研究,成绩也是非常大的。”


  (https://www.mpshu.com/mp/37846/12758.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