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疑
推荐阅读:爱情公寓:开局我被宛瑜打了 综影视之女主总是在救人 白月光失忆后,漂亮少爷被宠上天 灭元1399 综影:从甄嬛传开始撕碎女主假面 霸道总裁之夜总的小娇妻 弃官后,看我去盘国企 漂亮小团子被偏执反派宠上天 玄幻:宇宙最强体,横推荒天帝 努力成为佛爷贴身副官的日子!
在上学的时候,会觉得教材上写的都是对的。
但是忽略了一个事实,教材也是人编的,是人编的就会出纰漏,九版《针灸学》里面至少有三处错误。
这不是在说教材不好,教材本来就是普及知识的,越中正平和越好,而不是越个性越好。
甚至为了普及效果更好,要编的低龄化,幼稚化,这一点在中医学教材上极其典型,李介宾不止一次戏称为中医扫盲书,这不是贬低,而是褒扬。
所以当你毕业之后,那么就要琢磨一下,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
而搞清楚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后,你会有种开悟的感觉,刘项原来不读书。
老刘看着李介宾写的这些伤寒心语,时而皱眉,时而释然,看的是如痴如醉。
出完题的华云秀看着这老头子被阿宾几张A4纸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忍不住好奇也拿出来一张看一看,结果就看上一句。
吴鞠通《温病条辨》一开头讲的治疗风温的第一方,桂枝汤是错的,应该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麻杏石甘汤。
这美女马上脸色晴转阴,看向李介宾的眼神儿也不对了。
李介宾耸耸肩,看看,大家本科的时候读的一样的书,结果学着学着,一个个都不一样了——这才对嘛。
历代医家是怎么搞的?
先秦之时,有《针经》,也即后世的《灵枢》,只因为当时药物峻猛,服之多暴毙,孔丘圣人之尊尚说,“丘未达,不敢尝”,我们现在说的本草,在那个时候翻译为毒药。
所以先秦时候,贵族们崇尚针灸这种不用药的治疗方法。
所以《黄帝内经》以针灸为首,方药反而不多,只有十三个方子。
后世称之为,有论无方。
汉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可以说是最原始的方书。
说到原始,就要有原始的思维,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比如说,秦朝是不炒菜的,也没有西红柿马铃薯,也做不了番茄炒鸡蛋。
没有张仲景的中医,难以想象那是什么样的中医。
没有《伤寒杂病论》,那么中医万古如长夜。
李介宾年少时读遍百家医书后,曾经点评:仲景用药,大开大阔,用药如将;叶天士蕙质兰心,运转如相。
看张仲景用大黄、附子、石膏、人参,捏来便用,汗吐下和该用就用,一手补阳大法,从太阳补到厥阴,那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而叶天士用药,顾护津液,连梨皮、甘蔗都要细饮,做的一手好文章。
如今再回首,只觉得自己当初如小儿戏言。
张仲景那是在开药吗?那明明是在驯服猛兽呀!
世人眼中的经方,精巧、高效。
李介宾眼中的经方,原始、野蛮,偏偏被张仲景一手好鞭子,将如此药效用到了疾病上。
皇甫谧说张仲景得到了《伊尹汤液经》,在此基础上广而扩之。
伊尹有很多个解释,其中一种就是厨师,最古老的方药,是从饮食中得来的。
现代人学中医,觉得非经方的方子,往往效果不好,而经方大多立竿见影,说破秘密,在于一个猛烈而巧妙。
自张仲景之后,唐宋医家很有意思,一直都是在编书,总结之前的药方。
《千金方》八千个方子;
《外台秘要》六千个方子;
《太平圣惠方》一万多方;
《圣济总录》一万多方......
这要感谢宋朝的皇帝都很重视医药,我们看到的《伤寒杂病论》为什么在宋朝被整理出来,跟官家的重视离不开关系。
他们不仅鼓励,还主动参与,《圣济总录》的序就是宋徽宗亲手写的。
我们所熟悉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就是从一万多个《太平圣惠方》中找人一一试验,最后发现行之有效的方子挑选出来的。
最后从一万多个方子里面试验出来了八百个,俗称八佰,里面的每个方子都可以当做所谓的祖传秘方来看待。
比如中医界的“万金油”,号称什么都能治的藿香正气散;
再比如二陈汤、四君子汤、四物汤,这些化痰、补气、补血的祖方,都是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此后世医家演化出了诸多名方。
随后金元开始,中医界就精彩了,人多了,也热闹了。
刘河间从《内经》中阐述了病机十九条,总结出自己的《素问玄机原病式》,然后得出来个什么火热最多,六气中,火热有二,所以说什么“六气皆从火化”,然后治当时的伤寒(其实是后世解释为温病的病),多用寒凉,治好了不少病,成立了一个派,叫河间派,又叫寒凉派。
而他有个再传弟子,叫张子和,他承接了刘河间的思想,并且搞出来“汗、吐、下”法 ,招招攻邪。
而刘河间还有另外一个再再传弟子叫朱丹溪,他讲痰火致病,并且朱丹溪吐槽《局方》过用香燥伤阴,毕竟他是滋阴派的嘛,讲什么“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刘河间同时代有个张元素,他也是从《内经》中悟得用药之法,后世李时珍感慨,自从有了黄帝内经之后,只有张元素才真正领会了里面的用药方法,而张元素也成了个派,易水学派。
而张元素有个弟子叫李东垣,这人介绍的够多了,此人不仅尽得张元素真传,并且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讲补脾,所以成了补土派。
所以看出来了吧,金元时代的中医界,就是这刘完素跟张元素开创的两大师门相互攻击的时代。
到了明代,张景岳又开始批判朱丹溪、刘河间,说他们偏于寒凉,只滋阴不补阳,他老张阴阳一肩子扛了,阴阳双补。
何贵孚骂这个张从正,骂的很难听,说破气之祸始自张子和之木香槟榔丸、三子养亲汤。连着龚氏的《万病回春》一起骂,说用药都夹带破气药。
至于清代大家徐灵胎,博极群书,兼精技击,性情纯挚,文词茂美————那骂的更狠,专门开了一本书用来骂人,叫《医学源流论》一书,一边讲,一边骂。
………
所以,话说回来了,自古那么多明医都要批判一下同行,这已经成为了医学界的优良传统。
不批判一下,感觉档次瞬间就下来了。
(https://www.mpshu.com/mp/37846/13175.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