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 吏部尚书
第1446章 吏部尚书
权力是世上最无解的毒药。
任何人都在骨子里崇尚权力,只是有些人能够压抑住自己对于权力的慾望,而有些人不能。尤其是当至高无上的权力唾手可得的时候,他们可以藐视法纪、抛弃亲情,罔顾世间一切公序良俗。
自古帝王之位染满鲜血,那个充满了诱惑的位置,足以使得所有人甘愿为击败对手而不择手段。
这件事李二陛下自己便深有体会,当初玄武门只是就算他顾念手足之情想要对李建成、李元吉等人网开一面,他身边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程咬金、李靖等人会同意吗?
斩草不除根,那是傻子才会做的事情……
殿外雨声练成一片,间或有雷声隐隐传来,李二陛下愈发心浮气躁。
以往他但凡有烦心之事,总喜欢到这里来寻一份清静,固然郑观音对他仇恨四海,但是正因如此,自己丝毫毋须顾忌所有的心事,可以在这里敞开心扉。
已经恨不得他立刻去死了,又岂会在意他别的什么事?
可是今天,李二陛下的心情却始终不能平静,他目光灼灼的盯着面前这个风韵犹存国色天姿的嫂嫂,寻思着是不是此刻扑上去将她的衣衫撕裂,将她千娇百媚的身子压在身下狠狠鞑伐,泄一泄这满腔的郁闷烦躁……
殿门口响起王德的声音:“陛下,晋王殿下入宫,向您回禀差事……”
李二陛下吸了口气,压下心头的烦闷,起身快步走到殿门口,在内侍撑起的雨伞下离去。
大殿内再次恢复平静,檀香袅袅,殿外雨声淅沥。
郑观音扭头望着窗外的雨幕,绝美的脸上泛起一丝浅浅的笑意。
就算李二陛下再如何隔绝她的消息,身处于这座前隋之时建起的皇宫之内,又怎会没有人为她这个前太子妃通风报信?
太子李承乾如何,魏王如何,晋王又如何,她自然全部知晓。
大雨如注,郑观音瘦削的身形端坐在殿内,心里只是喃喃低语:难道那一天当真就要来了么……
一时间亦不知心中是欣慰、是狂喜、还是坚韧求生的目的达成之后的空虚,只是美目凝视着殿外连绵的雨幕,脑海中似乎又回到武德九年那个血与火肆虐的夜晚。
随着丈夫兵败身死的消息一同到来的,是如狼似虎的兵卒,东宫之内见人便杀,横尸处处血流成河……那一幕一幕彷如就在昨日,每一幕都染满了鲜红的血渍,像一把一把刀子深深的埋在她的心里,动一动,便是锥心蚀骨痛不欲生。
或许,这么多年的折磨就将要结束了?
那么就让自己这副美丽却被侮辱所玷污的身躯,一起结束吧……
*****
大雨瓢泼,兵部衙门庭院地面已然汇聚成溪流,幸而地上铺设的青砖角度颇佳,雨水汇聚之后向两侧流去,灌入墙根处埋设的排水沟渠,庭院里因此并未积水。
值房内,房俊让书吏沏了一盏茶,在书案后坐了,喝了两口浓茶提了提精神,继续起草“灾难救援指挥衙门”的预案。
这等雨势只要下个一两天,关中必然多处出现水患,搞不好黄河再次决堤都是有可能的。一旦关中有地方受灾,指挥衙门便会发挥职能,调拨军队前往救灾,然而指挥衙门刚刚成立,所有章程还是一片空白,不得不让他这个主官费尽心力。
趁机提升兵部的权力,揽取部分军权只是顺手而为之,房俊的主要目的,还是救灾。
在后世,得益于通讯的发达,每逢天灾便见到报纸电视上长篇累牍的报道,全国各地甚至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灾情尽皆展现在世人眼中,各种救灾的应急处理手段层出不穷,灾情救援、灾民安置、灾后重建等等都是迅速有力,见得多了,自然习以为常。
然而到了这个时代,房俊才意识到天灾对于人民的伤害有多么巨大。
交通落后、通讯落后、生产技术落后,导致许多灾情明明就发生在眼前,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房屋倾颓、河水倒灌、殍尸处处、惨绝人寰……
习惯了后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习惯了每一处天灾人祸都会有子弟兵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现在的这种对于灾难只能漠然视之的悲哀令房俊无法接受。
军队不得擅离防区,以防作乱?
这在房俊看来根本纯粹扯蛋,皇帝年年有,大家轮流做,今天是你,谁知道明天是谁?相对来说,军队发动政变对百姓和国家带来的灾难,远远逊于百姓因活不下去而啸聚作乱。
前者是有预谋有组织的,无论胜败都会控制在一定规模之内,而后者却是盲目的,一经发动,最次也是一场波及一府之地的灾难……
他没有那种被儒家熏陶出来的“忠君”思想,他可以爱国,可以爱民,却独独不会“忠君”。他崇拜李二陛下,愿意为其竭尽全力,更愿意为了大唐鞠躬尽瘁一回,但绝对不会为了一家一姓的天下尽忠职守、死而后已。
到了下值时分,右侍郎郭福善走了进来,见到房俊正伏案疾书,便轻手轻脚的将手里拎着的食盒放在墙边的矮几上,把里边的饭菜拿出来一一摆好,还有一壶老酒,又轻声吩咐一旁侍立的书吏去取来碗筷碗碟。
房俊被窸窸窣窣的声响惊动,停笔抬头,见到是郭福善,略感惊奇道:“郭侍郎怎地来了?”
今日一早郭福善谴家人前来衙门告假,说是家中有远方亲戚上门,要留在家中待客,不想这会儿都快下值了却又来了衙门。
郭福善呵呵一笑,道:“毕竟是远亲,久矣不曾来往,今次是他们来长安办事,故而到府上探视家母,我却是长这么大都没见过的,有什么话好说?大抵便是能帮则帮,尽到亲戚的情分也就罢了。”
说着话儿,书吏已经将碗筷杯碟拿来,郭福善招呼房俊过来坐了,拍开瓷坛上的泥封,一股清甜馥郁的酒香飘了出来。
房俊嗅了嗅,笑道:“郭兄居然以吾家酒坊的佳酿招待我?”
郭福善替房俊斟了一杯,赞道:“刚刚某自松鹤楼门口路过,想着二郎此刻定然还在衙门办理公务,我这个做兄长的反而偷懒,心里过意不去,便命人在松鹤楼整治了几个小菜,买了一壶老酒,慰劳慰劳二郎。可愚兄虽然明知此酒乃是二郎自家酿制,偏偏长安城中数得着的好酒便是它了,总不能以次充好吧?你就但带着点儿,将就着喝吧。”
言谈之间,气氛甚是融洽。
郭福善性格绵软,处事圆滑,谁也不得罪,在兵部衙门里人缘甚好。而房俊则强势得多,他固然不会主动挑事,却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在衙门颇有几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味道,一众署官对其是又敬又怕。
二人一刚一柔,这么些时日以来却是相处得很是和谐,再加上柳奭那等低情商的废物连衙门的门儿都不敢迈进来,整个衙门春风化雨风和日丽,前所未有的和睦。
尤其是在房俊为兵部争取到虽然有限但是性质极其重要的调兵权之后,整个衙门皆以房俊马首是瞻,一丝半点不和谐的声音都没有。
酒是好酒,菜是好菜,郭福善亦是名门子弟,家学渊源出口成章,房俊更是见识广博观点独特,二人浅斟慢酌,相谈甚欢。
推杯换盏,郭福善酒量有些浅,脸有些红,瞅瞅左近无人,便向前探了探身,问道:“刚刚在家中听闻一些消息……话说陛下命晋王殿下彻查二郎与长乐公主之事,二郎就一点都不怕?按说这件事不过是私底下你情我愿的事情,谁也管不着,但现如今扳到台面上,却是非同小可,若是被晋王殿下查出点什么,陛下震怒几乎是必然的……”
又是一个八卦之心寂寞难耐的人呐……
房俊苦笑不已,摇头道:“确无其事,有何好怕?”
郭福善眨眨眼,问道:“当真没有?”
房俊道:“真没有!”
“哎呀呀!我还一直以为当真有这件事呢,二郎惊才绝艳才能卓越,长乐殿下温婉贤淑丽质天成,真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可惜,可惜了……可即便你二人当真清清白白,难道二郎也不在意这种风流韵事是谁造的谣?”
“你知道?”
房俊微微一愣,按说这种事在坊市之间流传,千传百转,经由无数人之口传扬扩散,早已不可勘察出处。
“呵呵,”郭福善得意洋洋的一笑,压低声音道:“这就是刚刚在家中听闻的消息了……你道怎样?那晋王殿下揪着这个谣言追根溯源,居然查到了申国公府一个外宅管事的身上,那可是申国公啊!他老人家什么身份、什么地位,怎么会做出此等无聊之事?更神奇的是,当晋王殿下在申国公府将那个管事缉捕归案的时候,那家伙居然承认了……”
房俊彻底愣住。
那谣言居然是高士廉传出去的?
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并不像郭福善所想那般高侍郎就当真一点动机都没有,起码“为四郎报断腿之仇”也说得过去,尽管实在是经不住推敲。
毕竟以高士廉的威望地位,不可能如此心胸狭隘。
然而任何事情最怕较真儿,如论有人只是想要得到一个借口,那么完全可以忽视这件事情本身的合理性,一个大帽子口过去就行了,任凭高士廉有一百张嘴都说不清。
你自己的家仆招供承认了,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房俊知道,高士廉完了。
看似并不起眼的一件事情,却与现在朝中易储的风波结合在一起,足以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倒不是高士廉本身有什么错,而是既然晋王将矛头对准了高士廉,显而易见真正的目的必然是高士廉头上那个吏部尚书的官职,怀璧其罪而已……
吏部被称作天下第一部,掌握着朝廷百官的升迁考核,其重要性无需赘述,而晋王想要争储,将吏部尚书掌握在自己手里自然大大增加了胜算。
事情的关键,在于李二陛下既然允许晋王去彻查谣言,自然也等同于默认了晋王趁此机会做一些小动作。
房俊微微叹了口气,历史毕竟是有惯性的,这条河太宽水太急,李承乾这副身板儿想要挣扎出去,着实困难。
这个太子当得还真是如坐针毡啊……
(https://www.mpshu.com/mp/3818/116415289.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