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品评历史人物(二)
推荐阅读:暴虐公主在线宠,小暗卫他超级乖 玄幻:被圈养的我如何改命? 宝可梦:一个女孩探索世界的故事 我拿系统做药引,创造超凡序列 穿越送惊喜,奶娃有神力 大秦:帝皇签到崛起 忍界直播:从鸣人夺妻开始 开局强化癌细胞,我独获登神序列 让你去合欢宗卧底,你去不去? 曾经的小乞丐成了最强杀神
现实中,当你在官场做事时,与自己利益不是太相干的百姓利益与你上司的利益相违背时,有几人能敢坚定的违背上司的利益维护百姓的利益。要知违背上司的利益,分分钟钟
或者少数人的利益触犯了多数人的利益,少数人是位尊者,多数人是无权无势者,有哪位为官者能够坚持以多数人利益为重以少数人为次?
综观屈突通,他就是这样的人。这人虽一臣事二主,但观他并不是为了荣华富贵投靠二主,为人处事,不管是在旧主还是新主手下,都是一心忠心于自己所作事,忠于天下苍生百姓,而不是曲意逢迎忠于某个人。
人言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说的就是屈突通做事时,敢于坚持原则公义,无论是谁,不尊上卑下徇私舞弊的傲然品格。
屈突通一臣事二主,然无论是对前主还是后主,都是无私心,不是为个人的功名禄利而谋事,而是为着自己心中的原则社稷而谋事。
一个人心中只装着大义公理,行事以大义公理为原则,心中不藏私,不是尽忠于某个个人。换而言之,不是尽忠于强弱权利,不卑躬屈膝谄媚于上位,而是尽忠于事情,尽忠于心中的真理苍生社稷,这是大忠之忠。
圣人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臣以为孟子此言,不光是向君王劝谏民贵的思想,也是谆谆教诲为臣者如何为政。
君有君纲,臣有臣道。然而古往今来,为臣者,在践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臣道时,能真正能说到做到者,其实极少。依臣看,这位屈图通为臣之道,却是少有的真正的将民贵君轻的为臣之道落实到实处。
是故,此人虽为隋将,建功于唐,一臣侍二主,但依然能列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修史之人不斥其为贰主之臣,同僚不斥其贰心之人,后世之人也不争议其一臣事贰主,身有污节,无它,臣认为此人正是从臣子的角度践行了圣人民贵君轻的为臣之道,行大忠之忠……。
是以,虽一臣曾事贰主,却依然能青史留名,臣以为,屈突通当之无愧,并无不当!”
点评历史英雄人物,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可是皇帝在问之前,同样的问题也问过了太子和恽王,这就不得不慎重,多少还是得留点儿心眼,别一不小心搞出了事情。
太子和恽王两人是持相反的观点,皇帝也没有说自己是更认同太子还是更认同恽王,那么也就是说无论自己是肯定或否定屈突通,这件事情上,都只有一半的概率符合皇帝的心意。
无论是直接肯定或否定屈突通,自己都将面临着被迫二选一的问题。
那这样的话,要想摆脱这个束缚,那就只能鸡蛋里挑骨头,沙海里寻绿洲,找出点儿不一样的新意来评说,既不跟太子一样,也不跟恽王一样,这样才能跳出二选一……。
这位屈突通,杨云想起自己是看隋朝杨玄感反杨广的故事时,有知道历史上确实上有这么一位英雄人物。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真实的屈突通,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什么样子,不得而知。
这史书中记载的屈突通有所了解,从记载中的史记来看,能感觉到,这位大兄弟,应该是那种性格憨厚,在工作中善于积极扎扎实实做事,而不是左右逢源巴结曲意逢迎领导类型的人,最后因功,名列唐太宗李世民凌烟阁二十四开国功臣榜中。
一个单位里,老老实实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地把工作岗位上的事情搞好搞出成绩搞出水平来,而不是通过这样那样的小聪明拍马屁去讨好上司领导,通过扎实的奉献,这样的人获得了提拔走上高位,其实谁也没法说三道四,心里不佩服。
而无非是屈突通不是在一个后世的某个企业单位里上班,而是在为一个统治集团服务,说好听点是国家,说直白点就是为政权统治集团服务。
隋朝将军,立功于唐朝。古人讲究三纲五常,一臣不事二主,一妻不侍二夫。天地君亲师,礼义仁智信,对能力越大爵位越高的人,人们普遍要求其道德感也要越高,不能有瑕疵,尤其是青史留名中的正向人物。
其实放在现代也差不多,一个人无论是走到哪里,忠诚是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品格,古人把这种对忠诚的要求上升到一定的价值观和道德高度。能力越大爵位越高,品德必须越高。
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一臣不侍二主,一妇不侍二夫。如果谁在这方面有污点,尤其是名气越大社会地位越高的人,一旦在这方面有污点,通常都会被人唾弃所不齿。
正面的如关羽赵云,义薄云天关云长,侠肝义胆赵子龙。
而反面的,最典型的就是三国的吕布,包括后来的洪承畴、吴三桂……。这几人都是能力很高,名气很大,但却因为一臣事贰主,在历史上的风评极差。
就拿吕布和屈突通来说,同样都是改换门庭,吕布被人称为三姓家奴,为人所不耻,而屈突通却为人所称道。
为何会如此?其实没有什么原因,原因就是吕布在人生道路抉择上,是自私自利先考虑自己的前程利益,我背叛谁,投奔谁,我先考虑的是对我自己有什么好处,而屈图通则不然。
这位屈突通,无论是在隋,还是最后投奔于唐,其实在选择上都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前程而选择,而是因为隋大势已去,屈突通知道天下大乱,百姓痛苦终究难免,不投奔于唐,这个问题便难以早日解决。
二人的出发点上有所不同,也导致二人的人的结局上有所不同,其实归根结底上,还是二人的思想觉悟有本质上的不同,屈突通重民,吕布重利。
觉悟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又决定了结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个为官者,只有真正发自内心地认为民为贵,百姓才是你真正的衣食父母,而不是你的上司你的官长。
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思路和新意来评价屈突通,那就只能瞎扯一通是一通,但愿让人感觉到不是那么的牵强附会。
(https://www.mpshu.com/mp/39956/12964.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