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书屋 > 投资体系 >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起寻找10倍大牛股(一)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起寻找10倍大牛股(一)


要说这个世界上最会投资的人,就不得不提到彼得·林奇了,他是全球最成功的的基金经理之一。

  有人说,他对投资基金的贡献,就像乔丹对篮球的贡献,他把基金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将选股变成了一门艺术。

  彼得·林奇从1969年开始就在富达管理研究公司成为研究员了,在1977年—1990年这13年间,他一直担任着富达基金公司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他所管理的麦哲伦基金年化收益率高达29%!

  也就是说,如果一位投资者在1977年投资100美元买入该基金,到了1990年的时候取出就变成2739美元了,增值26.39倍!

  而且麦哲伦基金的管理资产也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全球最大也最赚钱的共同基金。

  也正是这13年的时间,奠定了彼得·林奇——华尔街伟大投资者的地位。

  那么,彼得·林奇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这本书中,完整的叙述了自己的选股逻辑:

  他这本书中提到了入市之前的自我测试、不要预测股市、上市公司拜访、寻找10倍股、6种类型公司股票、13条选择准则、避而不买的股票、如何获得公司的真实信息、一些重要的财务分析指标等内容,

  都成为后来者反复学习、斟酌推敲的重要学习资料。

  以帮助投资者们更好的了解股市和避免踩坑。

  最难得的是,以上方法即使是普通人也能轻松上手操作。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彼得林奇投资秘籍,让你的资产实现十倍增长!

  全书共计26.6万字,分为三部分,总共20个章。

  为了更好帮助小伙伴们解读这本书,我会把这本书分成五个内容来拆解:

  【第一部分】1~5章:投资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部分】6~7章:如何挑选大牛股(上)

  【第三部分】8章:如何挑选大牛股(下)

  【第四部分】9~15章:如何避免垃圾股

  【第五部分】16~20章:正确的投资心态

  第一部分的解读,主要是讨论业余投资者如何评估自己是否适合作为一名投资者,以及如何判断并检查自己的财务需求。

  小伙伴们也可以自己看下《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这本书【第一部分  投资准备】1~5章的内容。

  一、业余投资者的优势与专业投资者的劣势

  彼得·林奇指出,由于专业投资者可能受到各种限制和压力,如业绩压力、投资范围限制和羊群心理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他们的投资表现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出色。

  比如,这些专业的基金经理们在进行投资研究中,获得信息的途径相似,分析逻辑雷同,且喜欢跟风抱团买入。

  而究其背后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些基金经理们在业绩压力下,不得不做出宁可少错,也绝不冒险的选股决定。

  另外,还有证监会的一些规定,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定:

  一家共同基金在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其总股本的10%,而且对于任何一只股票的投资总额也不能超过基金总资产的5%等等硬性条件。

  虽然这些规定的本意最开始只是为了防止基金公司们“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但也会导致错过很多规模不大,但优秀的成长型企业。

  也正因为如此,大部分主动基金在股票选择上就会受到诸多限制,尤其是部分资金量较大的主动基金在市场风向转变的时候,还会出现调仓不灵活的等情况,最终导致收益表现平平。

  相比之下,其实业余投资者具有更大的优势,因为他们不受这些限制的束缚,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股票。

  此外,业余投资者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研究,发现那些被市场低估的潜力股。

  因此,只需要用心观察和分析,普通人的投资收益也有可能会超过专业机构的基金经理。

  所以,我们普通投资者也应该要对自己的投资能力有信心,不要盲目追随他人的建议或市场热点。

  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来培养出独立的投资思维和决策能力。

  比如,大家现在来到长投的私塾学习,也是为在小熊老师的指导下能学会独立分析。

  二、投资前的准备工作

  大家在听到投资大佬说业余投资者也有机会达到超过专业投资者的收益,是不是对投资更有信心了呢?

  但是在进行股票投资之前,我们还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哦~

  首先,林奇强调了在投资前一定要先了解清楚自己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财务状况等信息,这有助于投资者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比如,当前处于单身状态,且没有家庭负担的投资者,可以适当提高高风险投资品的比例去博取更高的回报,以期快速积累投资本金。

  即使哪怕中途在投资中选择错误,也有时间和机会翻盘。

  但如果是家庭负担较重,且还有较多长期债务(车贷、房贷)需要偿还的投资者:

  则需要在留出至少3~6个月生活费后,一定要用不会影响到家庭生活的闲钱来投资,并适当增加低风险投资品的占比,以使整个组合的波动率更加平稳。

  因此,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中,尤其是对一些波动较大的轮动策略,大家一定要先看自己是否能够接受这个策略的最大回撤,再来看策略的收益率是否能达到自身预期,以避免最后因为无法承受波动而提前出局,导致不必要的亏损。

  其次,彼得·林奇还鼓励投资者们要系统学习好基本的财务知识,包括学会阅读财务报表、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综合财务指标。

  其实以上内容也是长投股票线课程的基础知识,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股票知识来更好地评估一只股票的实际价值。

  最后,彼得·林奇还提到了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被市场的情绪所左右,也就是学会摒弃人性的弱点。

  在投资中要做到理性分析,而不是盲目跟风。

  并且要有耐心和长期投资的观念,不去过分关注短期的市场波动。

  尤其是我们做价值投资,通常都是在公司估值被市场极度看低的情况下入场,这个时候一丁点的风吹草动都会让公司原本就摇摇欲坠的信心被再次击垮。

  因此,在遇到股价突然大跌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先稳住自身阵脚,再去通过各种渠道证实消息的来源是否属实,以及分析这些突发的利空消息是否会对公司基本面造成较大影响。

  比如,之前因为被美国提出针对生物医药外包行业的“法案”导致股价大跌,并接连带崩相关医药板块的医药外包龙头——药明康德。

  在经过各种信息综合的分析后,我们发现:

  药明康德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在CXO上面全产业链的公司,而且还是管理层重点引进的高科技独角兽第一股,旗帜明显。

  虽然之前被美国提出针对生物医药外包行业的法案导致了公司股价持续下跌,但由于这中间涉及到了各方利益,所以哪怕法案最终决定通过,但在修改期间也会不断有跟药明康德利益相关方去进行游说。

  因此,最差的结果可能就是法案通过了,但被改得面目全非,最终对药明康德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因此,对于这种短期的消息面利空因素,我们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不会对公司基本面造成较大影响后,就可以安稳的继续持有或者伺机逢低加仓了。

  三、理性看待股市涨跌

  虽然大部分小伙伴在学习过股票分析课程后,都能得出方向大致正确的结论,也可以做到短期内不会被市场情绪所影响。

  但在股市出现长期横盘震荡时,还是会在耐心消磨殆尽时不停的询问:

  “这家公司未来还会涨吗?”或者是“已经到底部了吗?现在能一把梭哈吗?”

  但彼得·林奇以自身经验告诉大家:不要预测股市。

  因为股市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形势、政治局势、行业趋势、公司基本面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会使得市场变化极其复杂,难以准确预测。

  在这里,彼得·林奇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鸡尾酒理论”:

  当彼得·林奇参加鸡尾酒会时,如果任何人都不愿意和他谈论股市时,则表明股市已经进入底部区域,可以准备入场捡拾便宜的筹码了。

  但如果大家都开始围着他谈论股市,甚至人人都可以向他推荐股票时,则表明当前股市已经过热,大部分股票都处于高估位置,需要警惕后期可能出现的大跌。

  因此,与其把心思放在预测股市这种不确定性较强的因素上,还不如把握住自己能够确定的因素,比如选择具有良好业绩和增长潜力的龙头公司进行投资。

  毕竟,即使你能够预测出某些高科技行业未来将会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但如果选错了公司,同样也会亏得一塌糊涂。

  所以,我们作为投资者要做的是选择一只基本面优质的股票,并在合理的价格买入它,至于股市自己会照顾自己。

  四、总结

  这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强调了业余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并鼓励读者相信自己的能力,通过独立研究和思考,去发现被低估的股票,从而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另外,作者还强调了要理性看待股市涨跌,相对于无法控制的市场情绪,我们要更多的把精力放在关注公司基本面上。

  从以上内容中,我们可以学习到:

  1、小资金反而是试错的好机会

  相对于专业投资者,虽然普通人的资金量有限,但是并无诸多选股限制。

  因此,在通过系统的理财学习后,完全有可能获得超越市场平均的收益。

  2、在投资前我们需要系统学习基础理财知识

  还要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可投资的闲置资金量,以及家庭收入与开支等情况,最后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投资方案。

  3、在投资中一定要保持理性。

  对于突然性的下跌或者大涨一定要先谨慎分析,再做出理智的决定,切勿盲目从众,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或者错过优质公司的抄底机会。

  4、股市是无法预测的,市场情绪也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一家基本面优质的公司,并且在合理的位置买入它,才会获得预期回报。


  (https://www.mpshu.com/mp/45538/13267.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