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博弈》了解现代金融体系如何形成(三)
之前的第一部分跟大家介绍了《伟大的博弈》这本书第五章-第八章内容,主要讲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今天我们继续来共读这本书后面的内容,一起看一下第三部分:
华尔街新机遇,也就是书的第九章-第十二章内容。
一起来看下,美联储是在怎样的背景中建立的?
一战对世界新格局的巨大影响,华尔街历史上最着名的10年的始末。
一、华尔街的转型
上一篇的拆书稿的最后时间线里,我们看到了格兰特卸任美国总统后,公司也破产了,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恐慌,但他的经历却写出了美国历史最出名的作品之一。
在这之后,19世纪80年代的衰退结束了,但经济的繁荣期却还没来临,交易量和交易席位的价格都在下降。
时间继续来到1889年11月,一场恐慌席卷伦敦,阿根廷发生的一场军事政变。
导致人们对在阿根廷拥有大量投资的巴林兄弟银行失去信心,原先被它看好的证券也被抛售,伦敦投资者抛售了很多的美国证券。
虽然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对巴林银行进行了援助,但美元还是受到了越来越多压力,黄金开始流向欧洲。
接着1893年2月费城-雷丁铁路公司破产,负债达到超1.25亿美元这样一个当时的天文数字。
1893年3月格罗弗?克利夫兰连任总统后,说服华尔街一批银行家用黄金购买了2500万美元国债,让美国国库黄金储备重新达到1亿美元的法定最低水平。
这让纽约股市短期内有了好转,但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情况很快急转直下。
先是华尔街一些小机构发生违约,接着市场下跌。
第二天美国船缆公司破产,负债1000万美元,交易所里一些新兴工业公司股票开始大幅下跌,7月份市场甚至跌穿底线。
这次的问题本质上是《布兰德-埃利逊法案》这一定时炸弹爆炸所致。
这一法案要求财政部每月按照市场价格购买200万-400万美元的白银,然后按照16:1的比例将这些白银铸造成银币。
1878年该法案正式生效的时候,市场价格和铸造比率大致相当,当时的影响还不大。
但是随着西部地区继续开采白银,银价下跌,1890年已经跌到了20:1。
这一年取代原有法案的新法案《谢尔曼白银法案》,还将原有购买数量上调至不少于450万盎司的白银,这数量相当于全美白银产量,直接导致通货膨胀加重。
在“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之下,白银在市面上流通,而黄金不断从国库流出被人们储藏起来。
1893年市场崩溃之后,黄金大量流出国库,国会此时废除《谢尔曼白银法案》已经迟了,美国国内外的公众都对美元失去了信心,国库中的黄金还在不断外流。
用发行债券换来的黄金进行补充,也挽救不了这一趋势,发行太多反而会让财政部负担加重,面临无力偿付的窘境。
黄金储备最低的时候,当时的美国国库仅剩下价值900万美元的黄金可供提取,这部分还是之前被财政部截住的、准备装船运往国外的黄金。
关于白银和黄金之间的政治斗争使局势进一步恶化,总统和国会意见相左,导致黄金流失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在困境中一筹莫展的克利夫兰总统最终向摩根寻求救援。
这里的摩根在上一篇的拆书稿中我们同样也提到了,他是华尔街投资银行家的代表,同时也是J?P?摩根公司的创始人。
这一次摩根和他的同伴们成功为美国在欧洲筹集了1亿美元的黄金储备,同时摩根还使用各种金融操作手段,让黄金不再源源不断流向欧洲。
到了1895年6月,美国国库的黄金储备最终稳定在了1亿美元以上。
这样,摩根凭借他无人可及的影响力和非凡的智慧,让美国免于一场金融灾难,摩根对美元的救援行动改变了经济氛围,新一轮复苏开始。
华尔街也凭借自己的力量,真正成为了一个世界巨人。
19世纪90年代是华尔街的转型期,它在这个时代构筑的商业运作框架和模式将在接下来的80年里发挥作用。
华尔街的银行在几十年前就建立了支票清算所,但直到1892年才最终建立起一个大型清算所,为大的经纪商提供方便、快捷的证券交割服务。
而这个时间段华尔街另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进步就是出现了股票市场平均指数,现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是世界上最着名的统计指标之一。
而早在1896年它就出现了,是现存最早的股票市场连续平均指数。
发明它的人名叫查尔斯?道,他同时也是《华尔街日报》的创办人之一,直到今天《华尔街日报》也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查尔斯?道认为股票市场指数就像温度计一样,会反映股市整体的涨落。
”为了读懂这支“温度计”,他创造了两个平均指数,一个是铁路股票指数,
这个指数就是那个时代的蓝筹股(在过去,赌场通常有三种筹码,白、红和蓝,其中蓝色筹码是最值钱的。
有点类似于黄金、白银、青铜中的黄金一样。
慢慢地开始用“蓝筹股”来指代那些规模大、发展稳定、盈利高的大公司),
另一个是反映风险相对较大的工业企业股票的平均指数——道琼斯指数。
这个时代,美国经济生活中也有了一个巨大的进步——现代会计制度的出现。
华尔街的银行和经纪行推动了现代会计职业的产生,并且是在美国上市公司中强制实施公认会计准则的主要力量。
工业革命之后,新时代的超大型企业在迅速扩张的时候,产生了融资需求,这带来了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也让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鸿沟日益加大。
股东和管理层的矛盾在于,股东想要获得及时信息,以便评估手中股票价值,而管理层希望可以随意摆布这些数字。
当公司真实情况补位股东所知的情况出现,欺诈就产生了,这也是早期的华尔街欺诈、投机横行的原因之一。
当时很有影响力的一个经纪人亨利?克鲁斯坚定地推行财务报告制度之后,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银行家和经纪人的加入,
纽约股票交易所开始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提交财务报告,定期披露年度和季度财务报告才作为股票交易所的标准,正式确定下来。
伴随着这一需求,独立的会计师越来越多,到了1887年美国公共会计师协会成立,它是现在美国会计行业管理机构的前身。
1896年,“注册会计师”的称号出现在纽约州立法中,最后也被其他州采用。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华尔街爆发了历史上最后一次铁路股票投机战,这次争夺的是联合太平洋公司的主要对手和竞争者北太平洋公司的控制权。
联合太平洋公司的控制人E?H?哈里曼和北太平洋公司的主要持股人詹姆斯?J?希尔之间的争斗,实际上变成了他们背后合作的银行家雅各布?谢弗(哈里曼的合作者)和摩根(希尔的合作者)的竞赛。
由于很多做空投机者一直期盼北太平洋公司股票下跌,而这支股票从谢弗开始收购开始又一路上扬。
为了履行合约,他们只能卖掉手中其他股票,高价买进北太平洋公司股票,这导致其他股票和债券的价格出现了雪崩似的下跌。
从周一到周四,虽然只有4天时间,这场恐慌就几乎将整个华尔街吞噬!
J?P?摩根和库恩?勒布银行只好签订紧急停战协定,宣布不再购买北太平洋公司的股票,并允许所有空头以每股150美元价格平仓,才最终将空头们从破产边缘拯救,遏制了这场危机。
这次投机战中,库恩?勒布银行成功狙击了摩恩银行,哈里曼虽然没有获得北太平洋公司的控制权,但却达成了一开始的目的——解除了北太平洋公司所有的伯灵顿铁路对联合太平洋铁路的威胁,并很快成为伯灵顿铁路董事会成员。
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到1900年,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它保持着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地位,如棉花、小麦、玉米等,同时它也是世界主要的矿产品出口国,其中包括两种新的矿产石油和铜。
这时期美国也是世界上主要工业品出口国,出口总量大大增加,1900年工业品出口占比提升到31.65%。
美国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各国的警觉,但受到实力同样超过自己的德国的威胁,英国不得不和刚刚成长起来的美国建立紧密关系。
接下来的世纪中,这一关系演变成现代世界中所能见到的,两个强国之间最紧密的关系。
伦敦和纽约这两大金融市场也逐步一体化,华尔街越来越多地参与外国债券的承销。
此时的华尔街,在规模和影响力上已经可以和伦敦分庭抗礼了。
纽约交易所搬进了新的交易大楼,
交易所里交易的证券为这个正在形成中的现代化工业强国提供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而华尔街的银行家正是推动这个巨大的工业化进程的先锋力量。
作为华尔街人中的杰出代表,摩根成功组建了通用电气、国际收割机公司、合众国钢铁公司等,给整个市场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
合众国钢铁公司由于规模非常大,资本额达到14亿美元之巨,远超当年的联邦预算支出5.25亿美元,给华尔街和当时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都带来了不安。
罗斯福总统坚信并提倡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防止某些强大的经济力量变成政治上的霸权。
1904年美国司法部宣布按照《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起诉并要求拆分北方证券公司,并且最终关闭了这家公司。
罗斯福总统领导下的联邦政府不断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但它却缺乏一个最基本的调控工具——中央银行。
1836年安德鲁?杰克逊摧毁了美国的中央银行——第二合众国银行之后,美国就成为了几个主要经济强国中唯一没有中央银行的国家。
中央银行的职能是监控商业银行,管理货币供应,在金融市场恐慌或银行危机时期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美国19世纪所发生的几次周期性恐慌,正是由于缺乏中央银行,才比欧洲所发生的类似恐慌强烈,破坏性也更大。
美国经济在20世纪初开始飞速扩张,道琼斯指数上涨了150%,卡耐基钢铁公司利润从经济衰退期最低谷时候的每年300万美元上升到1901年的4000多万美元。
但是在金本位制度下,最终决定货币供应量的黄金供应量是有限的,慢慢就赶不上全球经济对资本需求的增长了。
同期发生的战争筹措的军费也给世界金融市场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利率(也就是资本的价格)逐步上升,谨慎的华尔街人开始忧虑。
偏远的西部小镇比尤特的铜矿之争成为了新危机的导火索。
电的发明引发了对铜的巨大需求,投机家海因兹利用他的聪明和诡计在比尤特一举击败了华尔街大老板在当地的势力。
一夜暴富的海因兹来到华尔街,并试图在这里重复并放大自己的成功。
他通过控制几家银行,对铜矿股票进行投机操纵。
但在纽约海因兹遭到了老对手的狙击而一败涂地,他试图逼空的铜矿股票价格一落千丈。
引发了银行业的连环挤兑,金融恐慌蔓延。
对于这场危机,罗斯福总统束手无策,最终还是依靠摩根个人的影响力,由摩根和华尔街银行家们一起阻止了这场可以将美国经济拖入深渊的金融恐慌。
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实体的美国,在危机中不得不依靠摩根个人来扮演中央银行的角色,这促成了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在1913年建立,这一年也成为了美国金融史上的分水岭。
摩根在致力于经济合理化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单纯金钱所能带来的影响力。
此后几十年里,摩根银行都是美国最大的银行,同时也再没有一个普通美国公民能有像摩根那样大的权力和影响力。
之后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在对华尔街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这次战争也将彻底改变世界格局。
三、世界新格局
金融市场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希望通过金融市场减少不确定性。
没有什么能比战争产生更多不确定性,大国之间的战争更加无法把握。
金融市场中谋生的人,对于战争的恐惧远胜其他。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导致欧洲长久以来享有的,对于世界的经济和金融霸权结束,“美国世纪”正式开始。
战争初期,全球股票市场全线下跌,伦敦交易所宣布暂停交易,全世界所有卖单都集中到了纽约,导致纽交所闭市,这是纽交所历史上的第二次。
美国商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大量黄金被抽离美国。
但随着战争的进程,英国控制北大西洋后,对美国农产品需求急剧回升,长期以来一直被欧洲控制的亚洲和拉美的工业品市场,也向美国人大开门户,美国迅速抓住了这个黄金商机。
战争创造的对军需品和农产品的巨大需求,也给美国带来了南北战争之后美国经济前所未有的大繁荣。
华尔街在经历了战争刚爆发时候的短暂恐慌之后,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牛市。
对金融资源的争夺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一个重要制高点。
美国有不少德国后裔,但美国公众的舆论还是在一开始就倒向了协约国一边,金融资源也倾向于协约国。
1915年从纽约驶向欧洲的“路西塔尼亚”客轮途中被德国击沉,让美国对轴心国产生了深刻的敌意。
战争初期,德国舰队在海上无法击败英国,于是在华尔街开出天价,试图收购英国海军命脉——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但被控股人舒瓦布拒绝。
交战中的国家不仅需要物资,还需要购买物资的资金。
英国战前国防预算每年大约5000万英镑,战争开始后每天的花费就达到500万英镑。
摩根银行为协约国筹措了战争所需的大笔款项,之后美国政府也开始向协约国提供直接贷款。
四年的战争让美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变成了最大的债权国,至此美国不仅在实业上,而且在金融上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美国经济体系中受益最大的莫过于华尔街,它一举成为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而伦敦等世界其他金融市场,变成了围绕华尔街这个太阳旋转的行星。
1918年战争的突然结束给美国经济带来一次短暂且急剧的衰退。
华尔街最着名的10年——19世纪的20年代在1920年华尔街的一场爆炸中开场,这次爆炸根据事后分析最有可能是无政府主义分子干的,它也是19世纪无政府主义最后、也是最引人瞩目的暴行。
四、华尔街最着名的十年
人类社会有一条铁律:在没有外来压力时,任何组织的发展都会朝着有利于该组织精英的方向演进。
这条规律的适用范围很广,20世纪20年代的纽交所是其最佳范例之一。
20世纪20年代,美国股市开始逐步摸索出一整套保证市场有序而稳定发展的制度和程序。
但此时的纽交所本质上仍然是一个私人俱乐部,宗旨还是为交易所会员牟取利益,而不是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20年代的美国股市中,汽车行业股票成为龙头股,投机家赖恩决心在斯图兹汽车股票上一展宏图,却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一些交易所核心成员作为对手,他们不择手段操纵股票早已人尽皆知。
赖恩作为多头,控制了全部的斯图兹股票,作为交易所会员的几位空头,试图通过修改交易规则来击败莱恩。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单枪匹马的赖恩巧妙的利用了公众对弱者的同情。
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交易所的当权派投降了。
赖恩在这次战役中获得了巨大财富,但也支付了高昂成本。
他的对手们仍然控制着交易所,他们不但将他驱逐出了交易所,还在随后的熊市和做空袭击中将他的财富洗劫一空。
交易所报复了赖恩,却也在公众声誉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久久不能恢复。
同样在1920年熊市中惨遭覆灭的,还有通用汽车创始人威廉?C?杜兰特,他在不到7个月时间里损失了9000万美元。
他收购了一些汽车公司和零部件供应商,并将它们整合成了通用汽车公司,但他在并购中花了太多冤枉钱,经济衰退来临的时候,通用不得不依靠银行家的帮助才渡过了难关。
5年后公司控制权重新回到杜兰特手中,他却又一次犯错,在之后汽车股开始领跌市场的情况下,试图一个人托市,用保证金的形式购入了过多的通用股票。
虽然经过摩根银行和杜邦公司的帮助,避免了一场大危机,但杜兰特本人却失去了几乎所有通用汽车股票,余生只能依靠经营一家保龄球馆度日。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蒸蒸日上,亨利?福特开创了汽车时代,财政部长梅隆推行的低所得税政策,让居民收入大大增加,
一战的结束让社会上出现了广泛的放纵现象,电力的运用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购浪潮风起云涌,信用支付手段让中产阶级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购买力。
华尔街再次伴随美国经济的繁荣而起飞,且增长快于美国经济,这时候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不到50%,道琼斯指数却上涨了3倍。
“信用支付”运用到了股票和债券市场,支付10%的保证金就可以购买股票,余额由经纪人垫付。
20世纪20年代初期,这些做法助推了股市的繁荣。
但太多无知的投资者冲进股市,导致市场逐渐偏离。
1928年华尔街开始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1929年的股市灾难终于开场。
原本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本杰明?斯特朗察觉到了股市狂潮背后酝酿的风险,他也通过提高贴现率的方式缩减了货币供应,1929年初,美国经济也确实开始了缓慢而显着的减速。
但随着斯特朗的去世,美联储虽然保持了5%的贴现率,却并未采取进一步的严厉措施刺破将要带来大灾难的股市泡沫,反而允许银行用美联储提供的资金参与到本就狂热的投机行为中。
联储银行从美联储贴现窗口以5%的利率借出资金,再倒手以12%的利率借给经纪人,经纪人又用20%的利率借给投资者,在这个循环中,数以亿计的资金源源不断涌入华尔街,20年代的牛市开始走上一条不归路。
五、总结
从这部分内容中,我们跟着《伟大的博弈》这本书,看了从1889年到1929年里,华尔街的发展与变化。
在这40年中,华尔街受到美国经济复苏带动,逐步摸索出一整套保证市场有序而稳定发展的制度和程序,也成功转型为全球金融中心,并完整的经历了一轮大牛市和股灾。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作者的4个主要观点:
第一,复盘经验,为下一次成功准备
华尔街在这个时段有三件重要事情发生:
其一是构筑的商业运作框架和模式,并在此后几十年发挥作用;
其二是出现了股票市场平均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像温度计一样,反映出股市整体的涨落;
其三是出现了现代会计制度,并逐步将定期披露年度和季度财务报告,作为股票交易所的标准,正式确定下来。
不管是好的经验还是不好的经验,对未来都是有帮助的。
华尔街以及参与其中的人们作为金融历史的探路者,在一次次的危机和灾难中总结教训,逐渐建立完善的制度,建立起现代金融市场。
作为普通的投资者,我们在投资中,也是要学习这种复盘的精神,不断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站在巨人肩膀上,从而少走弯路。
第二,市场是不断变化的
尽管美国在1900年,就成为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但在经济发展中还是遇到了问题。?
罗斯福总统领导下的联邦政府不断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却缺乏一个最基本的调控工具——中央银行。
当时采用的金本位制度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币,黄金是各国的储备货币和国际结算货币,不同国家之间,流通中的其他货币都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
但是黄金的总量和开采数量是有限的,而当时的经济在飞速发展速度。
原本的金本位制度,越来越难以满足全球经济对资本需求的增长,直到被淘汰。
这里对我们的参考就是,历史上再好用的策略,也可能会不满足市场的新变化。
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才能增加投资的胜率。
第三,风险和机遇并存
金融市场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希望通过金融市场减少不确定性。
战争的不确定性虽然会对金融市场带来严重影响,但远离战场的国家却可以借机获取发展的黄金机遇。
一战中的美国正是凭借这次机会,在金融上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风险和机遇往往是并存的,市场上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确定性。
我们投资要找寻的其实是胜率更高,也就是赚钱概率更高的那个投资选项,这一点在价值投资和短线投资中都有用。
第四,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
20世纪20年代华尔街再次伴随美国经济的繁荣而起飞,且增长快于美国经济。
而当经济不好的时候,股市也难逃厄运。
可以看到,虽然华尔街与实体经济有所脱节,股市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但股市始终是实体经济的一个映射。
股市的表现与实体经济无法脱离,任何一个经济体都逃不开这一命运。
在我们投资时,也有学过一个降低系统性风险的方法:
就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通过投资不同国家而分散不同国家经济的影响,这样就算有某个市场经济环境不好,也能通过其他国家的投资分散风险,保障个人资产的安全。
虽然我们已经尽量把《伟大的博弈》的内容尽量用大白话,浅显易懂的跟大家表达;
但是这本书跨越的时间线太长了,涉及到的人物、公司也非常多,我们能拆出来的内容相比原书内容,还是比较浅薄的,非常建议大家自己阅读下这本书。
(https://www.mpshu.com/mp/45538/13269.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