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相似性与连续性
京都理科大学,报告厅中。
这里专家们顿时议论纷纷。
他们议论的是【细胞替代测试】与【身体粉碎测试】。
细胞替代测试,是缓慢进行替代,到最终【我依旧是我】。
而【身体粉碎测试】,是一瞬间完成粉碎的,作为【我】的连续性已经中断了。
渐渐的,报告厅中安静了。
全部专家都在思索【连续性】。
仿佛贯穿真相的便是【连续性】的真谛!
华云峰看向台下,缓缓开口,“其实我已经理解了。”
正当华云峰即将开口解释时,大荧幕内的江哲,提前开口解释。
“其实!”
“细胞替代测试能够让你们依然是你们,因为替代的过程是逐步发生的,如之前所说:是一个一个细胞发生的。”
“而我之前说的【身体粉碎实验】是一瞬间完成的,这直接说明了瞬间传送机不是【传送机】而是杀人机器。”
听完这些,老冯好奇地看向华云峰,“杀人机器,他为什么这么说,真的是杀人机器吗?”
华云峰继续解释:“因为京都的你和苏市的你,你们二人之间没有连续性。”
“你可别忘了,杀人机器在粉碎你的瞬间,便是击溃了你。”
“一旦你被击溃了,你的【连续性】也就消失了。”
老冯又问:“那京都机器需要5分钟组成的苏市江哲,又该怎么解释?”
华云峰摇了摇头,“不是这样理解的;【连续性】跟苏市江哲与京都江哲的前后5分钟的【时间】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杀人机器,就是一瞬间使用激光粉碎了你,然后把你重组。”
“就算机器不将你5分钟后在京都重组。”
“它也可以在5年,50年,乃至500年后将你在京都重组。”
“江哲口中的【连续性】,指的不是【时间】,而是一种状态。”
闻言,老冯先是一愣,而后恍然大悟,“所以江哲说的这个连续性,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不是内在与外在的体现,只是一种主观上的认知?”
正当华云峰开口时,被江哲又抢先一步开口,仿佛心有灵犀地在回答老冯的问题。
“是的。”
“连续性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物质,它只是一个状态。”
“在数学里,【连续性】是指一种持续的、不间断的状态或特点。”
“当你,我,他,我们无论将大脑如何移动,或者粉碎再重组。”
“抑或再把大脑数据传送去另一个新大脑的时候。”
“其实这些要素都并非单独成立的,而是一起组成了一个连续的存在。”
“通俗易懂的便是,我,此时此刻,我就居住在我的大脑里。”
“但凡有个外力强行把我的意识数据完整无好的从大脑里抽出来,再通过一些手段放到别人的身体里...”
“那时候的,我,其实已经不是我了。”
“为什么?”
“还是那句话,在任何外力的影响下,它都已经破坏了【我的,连续性】!”
随着江哲的解释落下,现场老中青教授们顿时恍然大悟。
理解了真相后的专家们,仿佛如获新生。
只有华云峰一脸茫然,江哲怎么说了我想说的?
难道我跟他心有灵犀了吗?
“他说的是对的;在数学里的【连续性】属于一种持续的、不间断的状态。”
“没错,哪怕现在面前有条河,它风平浪静,我在水面丢下一颗石头,石头所溅起的涟漪席卷了四周;它也不再是原来的河了。”
“对对对,任何外力干扰,都是在破坏那个个体的连续性。”
“这不就是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还有克拉底鲁说:‘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么?”
“没错,正是如此!”
或许专家们已经懂了。
但观众们已经急得抓耳挠腮,感觉云里雾里的。
“日啊,连续性到底是什么东西啊?”
“我只知道一个物体连续运动的状态,叫连续性。。但好像解释不了江哲口中的【连续性】吧?”
“你问我我问谁去?”
“...”
其实江哲也知晓。
许多人难以理解【连续性】。
为了照顾更多的人,趁着这点时间,继续深入的用例子进行形象的解释。
“我再举今天最后的例子。”
“这点内容也不必留在问答环节。”
他抬手看了一眼腕表,距离时间结束还有5分钟,接下来便进行问答环节了。
“我有个朋友,他叫汪林,他曾经有位祖父。”
领导会议室内,汪林一脸迷惑,“又拿我举例子了?”
监控室内,老汪也是一脸迷惑,“他拿我爸举例子干啥,我爸已经死了5年了啊!”
“我之前跟他私底下聊天的时候,有聊到过他的祖父也就是爷爷。”
“5年前,他祖父还在世的时候,经常说些胡话,有时会清醒,也会与19岁的大学生汪林唠嗑。”
“他祖父的记性不太好。”
“有一次,他在老家指着斑驳的土墙上的一张祖父他自己6岁时青涩可爱的孩童的照片,说——”
“【那个是我】”
江哲轻轻点头,“是的,那位祖父自然没说错。”
“但是,他要说照片里那个六岁小男孩和他面前这个九十多岁的老人是同一个人,这句话难道不逆天吗?”
“在我看来,这一老一少,老年版的祖父和6岁的祖父之间,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共同点!”
“物理上来说,他们可完全不一样,那个6岁小男孩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死了几十年了,对吧?”
“科普一下:人体更换一次细胞周期大约为120~200天左右,大约每6~7年全部更新一次。”
稍微一听,还挺有道理。
不论是专家抑或观众们都觉得有些突兀,感觉有些怪怪的。
事情,仿佛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至于老祖父与小祖父的性格。”
“大部分肯定不一样了,但只会保留些许同样的性格,譬如:懦弱。”
“更关键的是——他们俩大脑里的数据几乎没有交集。”
“现在我随便街上找一位90多岁的老人,必须要求那老人长得很像汪林的祖父,那陌生老人都比那个6岁的小男孩长得更像汪林的祖父。”
“是吧?是的,乍一看,是这样的;你们都是这么辨认他人的;我理解。”
“但实际上!”
“而我辨认汪林的祖父的时候,不是他的年龄,也不是他的外表,更不是他祖父与陌生老人之间的相似性,而是连续性。”
“【相似性】,也就是,A与B长得很相似,你们可能会认为他们俩是双胞胎或亲戚;但实际上,俩人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倘若【相似性】能够定义一个人的话。”
“那之前例子中的的苏市江哲与京都江哲,他们俩便是一个人,因为你们大部分人会依靠【相似性】去辨别他人。”
“你们会凭借外表去看对方是否是你的亲人,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
(https://www.mpshu.com/mp/57524/48989257.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