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书屋 > 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 > 第 203 章 红颜祸水【二十】

第 203 章 红颜祸水【二十】


【关于陈圆圆是如何与吴三桂结实的,我们无从考证(),可信度稍微高一些的也只有《乾隆武进县志》中轻描淡写的一句后以赠吴逆三桂。

  不过实际情况嘛大概也跟《圆圆传》之类的话本小说大差不差≧(),已经有些失势的田弘遇为了结[jiao]新的靠山,为结[jiao]当时逐渐名声鹊起的吴三桂而进行的笼络活动。

  毕竟在当时,互送歌姬美妾是非常寻常的行为。

  而大概跟无数个耳[shu]能详的故事的开头一样,这大概就是一个非常俗套又老掉牙的“见[se]起意”的故事。

  之后陈圆圆便被转送到了吴府。

  如果不是因为后面的画风百转千回,又恰逢王朝更迭,这样一个“无足轻重”又司空见惯的故事恐怕根本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泛起多少涟漪。

  还真是有事红颜祸水,没事红袖添香啊。】

  陈圆圆听到天幕这么说,并没有丝毫的意外。

  这实在是太[shu]悉不过的故事,甚至于不能让她的心境泛起多少的涟漪。

  确如天幕所言,这种事情根本不算什么稀罕事。

  可真是难为他们后来人特意把自己扒翻出来当那个被冲冠一怒的红颜了呢。

  【其实关于陈圆圆从跟随吴三桂开始到冲冠一怒故事发生之间的这数年时光,那是没有什么记载的。毕竟也不是他们所想要表达的重点,自然不会有人有这个耐心去考证这位命运如浮萍的绝[se]女子在这段时光之中的处境如何的。

  再说了,万一多考证了几l句,再给自相矛盾地戳穿了怎么办呢。

  毕竟多说多错嘛。

  毕竟记载多两句然后被啪啪打脸的故事实在并不小众。】

  “一派胡言,简直是一派胡言!”

  什么叫他们不敢多考证是因为多考证两句就会自相矛盾?

  那陈圆圆不过是个歌[ji],歌[ji]的生平不就那么回事吗?又有什么好考据的。

  陈圆圆本人:……

  习以为常,心情甚至没有一丝[bo]动。

  【陈圆圆人生的重头戏,那当然是大家耳[shu]能详的“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现场了。实际上,即便是话题度如此之高的故事之中,女主角本身的参与度实在堪忧。

  概括一下,那便是原本打算投降李自成的吴三桂因为听闻爱姬陈圆圆被李自成麾下的刘宗敏掠去,一怒之下,愤而决定率手下残余部众向清廷献山海关以降,最终在吴三桂的带领与冲锋陷阵之下,大败李自成军,为清军入关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获封平西王。】

  朱由检:???

  等会儿,是不是有哪里不大对劲?

  虽然他大明的边将投降满洲这种事情他勉强可以称得上一句司空见惯,可是……

  吴三桂是他大明的臣子啊!

  他千思万想,这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里,他大明怎么都该有一席之地吧?

  好一个吴三桂,竟然先是想投降李自成,而后

  ()  不成,才又投的满洲?

  所以果然他大明如今最为棘手的心腹大患是李自成么……

  那为何天幕一副他之前的决策错得离谱的样子。

  无论如何,他才没错!

  或许刚愎之人永远不会发现自己有多么的刚愎与盲目。

  【不过这个故事实在也经不起多少细致的考究。比如,如果陈圆圆对于吴三桂而言真的有那么重要,比自己的未来与家国大事在吴三桂心中还要重要的话,那为什么吴三桂还要把她放在北京的家中呢?

  好吧,姑且听了你们的狡辩,是因为不忍美人被辽东恶劣的环境所伤害而受到损失。

  但怎么,家里这么大一个宝贝,吴三桂在接到明朝最后的求救信号,要他回京师勤王的时候,从宁远到山海关这短短的一截子路,你吴三桂怎么愣是走了足足八天?

  [gui]速勤王,吴三桂是懂勤王的。

  时至今[ri],关于为什么吴三桂勤王的脚程如此之慢,仍旧是个未解之谜。

  总之,吴三桂的拖延给李自成撬开了北京城的大门留足了时间,在吴三桂勤王观光旅行团还在缓慢向北京挪动的时候,崇祯皇帝在景山上自尽而亡,彻底敲响了统一的明王朝的丧钟。】

  什么?

  吴三桂那厮果然早就心怀不轨!

  他大明何尝对不起过你吴三桂?

  反叛军都要打到北京城来了,你从宁远到山海关两天的路走八天还走不到?

  好一个勤王观光旅行团。

  听到最后一句话,明朝大臣有一句话憋在心里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你吴三桂果然是会勤王的,勤王勤到皇帝的尸体都凉了的,确实是没怎么太见过。

  朱由检只能说是大惊失[se]。

  毕竟这个自尽而亡的不是别人,当事人是他自己啊!

  你吴三桂当真可恨至极!

  还能是为什么脚程慢,什么未解之谜,当然是待价而沽咯。

  他还能不了解这些边将的小心思?

  朱棣:……

  别的他都理解,就是,什么叫“统一的明王朝”的丧钟啊?

  陈圆圆也是无言以对。

  其实如果有可能的话,辽东和北京,她是一个地方也不想呆的。

  江南老家挺好的,她还是最喜欢故乡。

  【当然了,吴三桂不想跟明王朝一起送死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就凭辽东守军松锦之战之后剩下的那点子兵力,想撼动已然成势的李自成农民军,那确实也是有些不自量力,最多不过是多迁延几l[ri]罢了。

  如果吴三桂有力挽狂澜的可能,我相信他一定会跑得比兔子都快,或许有可能愿意豪赌一把,毕竟道德和忠诚建立的基础,那得是有命享受这些为他们带来的荣耀和夸赞嘛。

  仔细看看吴三桂之前的经历,就会知道他一向是个圆滑之人,能在三十一岁便当上经略辽东兵马的大将,那当然是需要一点手腕的。

  什

  么认位高权重的太监当义父之类的,都是洒洒水啦。

  像这种骨子里带着投机者圆滑的人,注定无法成为一个王朝忠诚的殉葬者,那是不足以让人觉得意外的,尤其是在明朝。如果不是因为他的锅被陈圆圆分摊去了不少,那后人可能都懒得去细究他为什么在前期便有如此投机举动,毕竟实在也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嘛。

  毕竟投的这么多,不差这一个。

  再说了,他的舅舅,明末清初的名将祖大寿最终也还是投降了清廷,正因为那个话题度拉满的“红颜故事”,让吴三桂从其中脱颖而出,当然,他的“脱颖而出”自然也有自己努力的成果在的,这我们稍后再提。】

  天幕这是在说他们都是沽名钓誉之徒吗?

  这如何能忍?

  而且什么叫“尤其是在明朝”?这岂不是在嘲讽他们明朝的男子投降者甚众?

  许多女子们闻言终于是忍不住冷哼一声。

  那可不吗?

  自己不敢送死,便让女子为他们的胆怯买单,你们是会转移矛盾的。

  这下好了吧,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

  叫你们有事没事给女子泼脏水,难道你们自己的记载不比女子多?

  你们真正是个什么样的人,史书里可都记载得清清楚楚呢。

  【再说了,吴三桂能够拖延成功,那也跟明朝中央自己脱不开干系,或者说,吴三桂是深得明廷的亲传啊。

  毕竟就在此等危急存亡之际,就是否让吴三桂回京勤王,明朝中央还在不紧不慢地走廷议辩论的官方流程,足足讨论了一个多月,自正月初开始讨论,一直讨论到李自成军兵临北京城下的三月初。

  只能说,吴三桂是“锦上添花”了而已。

  反而是明王朝的这一通[sao][cao]作,让吴三桂极限[cao]作了一[bo],成功稍稍掩埋了一下自己叛明的那颗蠢蠢[yu]动的心。

  毕竟我相信,为了不自己送死,如果正月里就被诏令勤王的话,吴三桂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版本的故事的。】

  朱元璋:???

  什么廷议的官方流程要走一个多月?

  他没定过这种规矩啊!

  而明朝之后的官员一听这话,顿时懂了。

  啊这,要发言,但是绝不能发需要承担责任的言,这种东西不都是他们大明朝堂的惯例嘛。

  毕竟虽然说江山社稷,山河之重,可此等重任,如此重要的责任,可不能由自己来承担呢。

  辽东以北后金女真人还蠢蠢[yu]动着呢,要是真打走了那什么李自成,结果让后金趁虚而入,那提出建议的自己不是会被订到耻辱柱上吗?

  不可不可,那是万万不可的。

  明朝士大夫们眼观鼻鼻观心。

  【总之,一通[cao]作猛如虎之下,随着明王朝的覆亡,吴三桂终于可以抛掉属于“明臣”的枷锁,手握山海关的吴三桂也终于可以待价而沽。

  而李自成不能说完全没有脑子,在攻破北京后不到十天,李自成便向吴三桂抛来了橄榄枝。

  随着信使而来的,还有吴三桂父亲的一封家书。

  那可真是瞌睡了就给送来了枕头,反正皇帝都没了嘛,那当个孝顺的儿子顺应父亲的心意而归顺李自成,多么流畅的孝道的台阶啊,多么儒家式的[lun]理纲常啊。

  如果不是从一开始就出了点问题,那么吴三桂投降李自成的过程或许可以算得上丝滑。】!


  (https://www.mpshu.com/mp/8004/13131.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