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9章 跑步进城
炮艇机又不是什么高科技装备,当初苏联不造那玩意是因为出于本身战略思维的原因,而美军喜欢这东西是源于越南战场的特殊环境:很多都不知道,其实当初红色帝国空中力量对一线的支援力度远大于美军,这是自从卫国战争开始的传统。
武装直升机、强击机、战斗轰炸机,苏联对地支援的空中力量建设远比美国要重视,所以他们真不需要炮艇机这种低档货。
再说了,苏联准备的是大规模机械化、装甲集群战术,用来对付西欧战场的。
拿个炮艇机去西欧?
搞笑、找死呢!
既然不是什么高科技,还曾经是苏联看不上的东西,花费点钱在俄罗斯自然搞得定。
不需要105毫米的大炮,装上几门23毫米加特林炮和12.7毫米加特林机枪就搞定,在非洲连30毫米的机炮都不必要,这趟正好用上。
平时拆了炮艇机上头加装的那些个特种设备,飞机都还能客串回运输机的功能。
两架炮艇机在两侧掩护,任何敢于向空降部队开火的目标都将会遭到暴雨一般的火力覆盖——很好,到现在为止啥事没有。
地面上是有极少数跑动的卢旺达人,但都只顾着玩命跑或者干脆发呆,没人射击。
空降机群也不是特别担心卢旺达人的防空导弹,在基加利可能是还有一两发宝贝得不行的萨姆7,但在尼亚马塔城真是变戏法都变不出来。
便携式防空导弹各国都在严格管控,价格更是高昂,胡图族政府军这帮穷鬼能买都买不起;就算有个一两枚,空降编队针对红外制导便携式地空导弹的防御系统也不是吃素的!
自家造的导弹,不要太熟悉。
而在更高位置的空中,几架苏-30战斗机在兜着圈子,将为这次伞降突击提供至少一个小时的空中掩护。
航程不够没问题,伊尔78加油机很快就会在西边不远的扎伊尔空域盘旋等待,战斗机飞行员们可以在空中好好看看卢旺达的风景。
瓦列里-谢尔久科夫上尉是第一批抵达地面的伞兵,一落地、解开降落伞就召集在附近降落的部下。
苏联曾经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空降兵部队,最多时都有15个空降师的番号,在解体前夕都还有7个空降师和1个训练师,属于直属苏联武装力量部的独立军种。
这会苏联没了,但空降军仍然作为俄罗斯一个独立军种,不属于陆军、海军、空军、防空军或者火箭军之列。
苏联那会瓦列里-谢尔久科夫就是空降军上尉、连长,这会他还是指挥一个连,部下全部来自曾经的苏联空降部队——大裁军,空降兵就算是精锐,还是被裁掉了不少。
经过朋友介绍加入联合力量,之前在安哥拉作战,后来公司组建必要时能成建制作战的空降部队,瓦列里立刻报名。
刚才从飞机上一跃而下时不要太爽,当初赶上阿富汗战争尾巴时都不过是机降,伞降才是空降兵的基础、也是最让人血脉偾张的参战方式。
部下们陆陆续续抵达地面,那些挂在土豆田里的降落伞草草收拾了一下,这趟是作战,不需要扛着伞包回去,暂时丢在原地就行。
破损了也无所谓,公司仓库里的降落伞多得很。
空降兵连人少,一共98人,一个没少,也没哪个倒霉蛋崴了脚踝。运气不错,这片伞降场不是特别理想,没人受伤就好。
同公司其他作战单位习惯穿美军式样的作战服不同,瓦列里所在的部队自从上次重新编组成空降兵序列后,顽固地要把曾经习惯的海魂衫和蓝色贝雷帽给找回来。
既然他们高兴这样穿,俄罗斯、乌克兰的军需仓库里有的是这些玩意,结果这会在土豆田里正准备出发的伞兵们,除了部分人员脑壳上戴着的轻便型、带通讯器的伞兵盔是美国定制的外,大部分人从头到脚都是苏联货,包括伞兵靴。
出于个人习惯,又是在非洲,很多人压根不戴头盔,刚才是套着个老式、类似坦克手棉布防撞帽的帽子就下来了。
这会趁着有空,将那顶平时戴着挺暖和、在非洲纯属添乱的帽子往身后的伞兵包里一塞,拿出喜爱的蓝色贝雷帽戴上。
帽子正面有公司标识,侧面有些还别着苏联伞兵金属标识,在这点上公司管理很宽松。在隔壁营,曾经的华夏伞兵、美国伞兵、以色列伞兵们都有这个爱好,各戴各的。
苏联造型特色贝雷帽,和那帮联合国的蓝色贝雷帽有些不同,这趟估计会让撞上的那些个维和部队傻球!
尼亚马塔城就在三公里外,没什么特别的作战计划,以班排为单位,在部分伞兵战车的支援下,这就散开后浩浩荡荡往那开进。
是部分战车,没办法,随车伞降的伊万们倒是都活蹦乱跳,就是有两位正鸡飞狗跳——其中一辆BMD-2伞兵战车落地后启动不了了,这会正在抢修,只得同少数保护伞降场的人一同留在原地。
8辆战车扔下来,7辆能用,凑合了!
空降场很重要,这附近没机场,两个营的人接下去就得靠空投暂时获得补给。
公司空投运力那是足够的,一架安22来一趟就够这千把人好好享受几天,但空降场怎么着也不能少。
这边人还没进城,空中就又运输机抵达,低空空降,连越野车都扔下来十几辆。
那辆之前趴窝的散步战车也总算修好了毛病,同那队新到的越野车一道狂飙过来,就这两伞兵战车跑得最快。
没有炮弹砸过来,甚至连拿着AK胡乱射击的对手都没,但在距离城市那些个矮小简陋建筑还有几百米时,伞兵们就直观感受到了这趟任务的特殊之处。
尸体,越来越多的平民尸体出现在田地里、路边、小树林子内!
部分是被抢打死的,更多的是死于刀伤——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甚至都有婴儿被残酷杀戮!
瓦列里-谢尔久科夫在看到路边一对母子的尸体之后,都不用通话器,直接大声对部下们喊道:“以班为单位,加快速度,跑步进城!”
(https://www.mpshu.com/mp/8534/456767769.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