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书屋 > 大明春色 > 第二百一十章 一屋不扫

第二百一十章 一屋不扫


    走上汉王府东北边的望亲楼,朱高煦望着东北|京师方向,却不可能看见京师。

    他的目光越过远处的昆明城墙,向清澈的天边眺望,只能隐隐看见遥远的山影。那山影,或许是凤凰山。

    天边被山脉影子挡住,唯有这时、他才能感受到西南边陲的闭塞。

    依大明礼制,亲王府修建这座望亲楼,是为了朱家子弟思念远在京师的皇帝和宗亲。

    然而朱高煦站在这里,既不太思念父母、也不想兄弟姐妹,他只念着妙锦。大明朝他打心眼里关心的人、大多都已跟着来了云南府,除了妙锦。

    王贵等人离开云南已近月,此时应该快到京师了吧?小队人马赶路的速度,比几万人行军快得多;只要穿过贵州山区,大多数驿道都可以骑马、日行数百里。

    ……黄狗等几个宦官默默地侍立在朱高煦身后,因为朱高煦正扶着栏杆、在那里发怔,没人敢打搅他。

    独自站在高处,他想了不少事儿。

    很久以前他曾是个愤|青,藏在内心的愤怒无法排解,怪整个社会,整天愤世嫉俗。然后做任何事都没有耐心、粗心又易怒,觉得所有人都对不起自己;各种欲|望无法满足,寄希望于干一件大事,一夜暴富。好在人总会成长。

    这时,朱高煦决定暂时不惊动沈徐氏,先耐住性子,把事儿摸清楚再权衡。

    他“望亲”了许久,在几个宦官面前叹了一声“不知父皇母后身体可好”,然后就下楼去了。

    望亲楼下站着两排宦官宫女,朱高煦挥手道:“你们都散了,黄狗跟我去前殿。”

    “是,王爷。”众人弯腰答道。

    黄狗抱着拂尘道:“王爷要奴婢备辇车么?”

    “走过去。”朱高煦下令道。战争结束后他就有点缺乏运动,一身肌肉不锻炼更容易发胖。

    这王府只是照寻常亲王府的规格修建,确实大,周长据说超过三里。朱高煦走到端礼门附近时,出了一身汗。

    来到端礼门西侧的守御所衙署内,里面有十几个将士留守,他们都上来见了礼。朱高煦到里面的公座坐下,径直叫人把最近几天的所有奏报都拿上来。

    不多时,王斌、侯海也进来拜见了。他们一个是指挥使、一个是典仗,除了守御所的差事,都有各自的衙署。

    朱高煦和气地叫他们找地方坐,继续看着桌子上的卷宗。

    许久后,朱高煦忽然抬起头道:“沐府西据点的这份奏报,为何没人呈报给我看?”

    侯海等人马上站了起来,走上前来,侯海迫不及待地先接过一张纸看,又递给旁边的王斌。

    那是一份沐府西边、榕树街据点的奏报,有个中年妇人,三天内两次进出街道东面的一座宅邸。

    “王爷恕罪,下官以为那妇人只是个奴婢;守御所奸谍无事可报、才写来交差,这等琐事不敢烦扰王爷……”侯海忙道。

    朱高煦看了他一眼,说道:“无论甚么事,都是这般琐事组成。咱们不能只靠猜、或者任凭别人怎么说。”

    侯海和王斌一起拜道:“下官(末将)疏忽了。”

    朱高煦不动声色道:“通常出府采购的都是汉子。咱们汉王府上的妇人,会经常进出王府吗?”

    二人恍然,这时才一脸敬佩地望着朱高煦。

    朱高煦便指着那张纸道:“派出权勇队人手,把这妇人的底细摸清楚,究竟是不是沐府上的奴婢。”

    他们忙道:“下官等遵命!”

    朱高煦又很不放心地说道:“叫兄弟们跟踪的时候,别只是大咧咧地跟着她,可以采用分批跟踪的法子……算了,我亲自去一趟,你们俩,再叫上刘瑛、守御所别的武将跟着我,我先演示一遍,你们学着下次好用。”

    侯海苦着脸道:“下官无能,这等小事竟也要王爷亲自出马。”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朱高煦随口道,“这不是小事,我在教习大伙儿战术。”

    这时,朱高煦不由得再次想起了“未知势力”,便是跟踪了沐家小娘的那个人。

    ……

    沐府的马夫杨胜,他住的地方,就位于沐府西侧的那排房屋。

    杨胜今年快五十岁了,原来没有名字,从军后百户给他取的名,他这种人很多,所以大明军士的名字多是胜、勇、军、武、忠等字。

    想二十年前跟随沐公进军云南时,他还很年轻;现在却日渐老了,腿上的旧伤也没治好,人是瘸的,幸得沐府念旧、才留他照顾马匹养老。

    从院子东边的后门出去,有一条街,对面就是沐府的高墙。这条街平素没什么人走,路口已经修了门拦住了,外人进不来。

    院子西边门外,也有一条更宽的街,两边都种着榕树;街上有点阴湿,天空都被茂盛的树枝遮住了。若是在清晨或旁晚,这条街的路也不太看得清。

    未从军时杨胜家里家徒四壁,娶不上媳妇。等打完了仗,人已到中年、腿也瘸了,脸长得有点歪,军中兄弟给他找过几个妇人,大多是寡妇带着几个娃,各种各样的寡妇,瞎的、跛子、失心疯,于是杨胜到现在还没娶妻。不过他也不觉得有啥,好多熟识的弟兄都死了,他至少还活着。

    ……两个月前,杨胜在城里遇到了一个妇人,估摸着三十多四十来岁,那妇人穿得破破烂烂的、却是风韵犹存。妇人哭着说她的女儿病了,没钱抓药,上来讨钱。杨胜给了一个铜板,她却说不够,要为他做短工,多要点钱。

    杨胜被沐府安排一个人住一个院子,既不用种地、也不用做买卖,平素只是照顾马匹,正要拒绝时……那妇人又说她死了丈夫、丈夫姓王,是个寡妇,如何如何可怜。于是杨胜就把她带回来了。

    妇人把他的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做的菜非常美味。

    ……一个多月前,那妇人把她女儿也带来了,说是房子那东家把她们给撵了,求杨胜收留一阵子就走。杨胜看见王小娘十分吃惊,因为那姑娘长得简直貌若天仙,只是脸色很苍白,那么白的小娘、云南并不多见。

    王小娘年龄有点大了,看样子或许已有二十岁,居然没嫁人。妇人说她女儿有病,常吃药养在屋子里不出门。那王小娘起初像哑巴一样几乎不说话,脸上冷冷的。

    杨胜觉得很奇怪,问她们夫家在何地、娘家哪儿的,她们也没说清楚。

    但母女俩没住多久又消失了,好像她们从未来过。

    杨胜每天都在门口张望,却再也没见到她们。直到最近那妇人才出现,说是回了老家一趟、回昆明又典了屋子,接着穿上围裙就去做饭了。

    杨胜赶紧买了一只银手镯,想把话儿说明了,前天竟然憋了半天没说出口。

    她再来,一定要把银手镯拿出来!杨胜每天在心里念叨着。

    ……等了几天,那妇人终于又来了。

    她看着桌子上没洗的粗碗、扔在板凳上沾着马粪的脏衣裳,眉头微微一皱,先走进灶房拿起围裙穿上,然后开始收拾东西。

    “哎……”杨胜的脸上竟然感觉很烫,舌头也似乎打结了。

    “杨大哥什么事?”妇人转头看着他。

    杨胜愣是没憋出一个屁来,他把手从怀里伸出来,拿着一只银镯子,此时才发现镯子居然被他捏扁了一点。

    妇人看着那镯子,似乎马上就明白了什么,她摇头道:“杨大哥,我先夫去世才没多久,现在不好。”

    “啥时好?”杨胜终于说出一句话来。

    妇人道:“再等一阵罢,我回去和小女说说。”

    杨胜忙点头道:“得说一声。”

    妇人又轻声道:“沐家缺奴婢么?若能叫小女在沐家找点事儿做,以后也有点出路。”

    杨胜闷着头,径直把银镯子塞进了妇人的手里,“先拿着,俺再买。”

    妇人接到手里,又问:“杨大哥能找管事儿的打声招呼么?”

    “出嫁好,俺存了点钱,给她办嫁妆。”杨胜看了一眼妇人,“俺问问管事。”

    妇人顿时露出一丝笑容,好言道:“若是小女能在沐府安身,以后我就经常住在杨大哥这里了,也好照顾小女。”

    杨胜想了好一会儿,开口道:“管事要问底细。”

    妇人终于说了出来:“我们都是大理那边的人,娘家也是。杨大哥就说,商帮的一个好友帮你的媒。”

    杨胜又道:“俺问问。”

    妇人收拾了房屋,又开始做午饭。杨胜吃完了午饭就要去马厩了,他不忘留了一碗饭菜,叫妇人给王小娘带回去,又叫妇人自己关好院门再走。

    她在住过的那间卧房里,站在后窗旁边良久,这才将冷了的饭菜装进食盒里提走。

    从杨家小院走出去,便是一条两边种了许多榕树的街面。妇人提着食盒在街边快步而去,她走到最大的那颗榕树下时,见有个女子在树下烧香烛。

    那颗大榕树下面总有香灰,她早就注意到了,却不知那树究竟被附近的百姓当成了甚么神仙。

    


  (https://www.mpshu.com/mp/8926/39301405.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