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书屋 > 求生倒计时 > 第91章 第九十一章

第91章 第九十一章


陈师道一出轿门,掠过殷勤的家仆,差点被门槛绊倒,  看门的童子惊呼连连,  府里灯火逐一亮起,  上上下下都被惊动。

        “别小题大做,  都回去睡,把灯熄了,莫浪费油。”陈师道摆摆手,叮嘱两句,  又让人熬点醒神的药汤给他,吩咐完才回到厅堂坐下来,  怔怔地望着朦胧的夜色,动了动嘴巴:“怎么就不想活了?”

        他最得意的学生,  最心疼的孩子,被逼到不想活了。

        明知道赵白鱼慧极必伤,心里清楚他更适合做个看山问水的隐士,  明白他太刚直,  太同情黎民百姓,嘴上时常说着‘官场无是非黑白’,也不是没有妥协过,可是当真有一天,  百姓的公道和官场之道互相碰撞,两难抉择之时,  他却宁愿粉身碎骨也要替旁人挣个公道。

        那时分明这么说过了,为什么后来还极力怂恿他建功立业?为什么还游说他入两府当宰相?

        倒是如愿以偿得了个大景第一青天的学生,可是赵白鱼得到了什么?

        得到他对官场心如死灰,得到他对人间无公道、人人奔走只为追名逐利的万念俱灰,得到生死未卜的致命一刀。

        陈师道颤抖着抬手捂住脸:“我也是逼死五郎的人啊。”

        一再叫他妥协、退让,那封送去两江的书信自以为是救赵白鱼,焉知不是压死他的稻草?

        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可他不过是求一个杀人偿命的公道罢了,上至君王下至师友都与他背道而行,都劝他别再走了。

        停下,妥协,退让,别固执,别犯傻,不值得!

        虽千万人吾往矣,但那条路只有他踽踽独行。

        高同知接过家仆递来的安神汤吹了吹,冷却些许才交给惊魂未定的高夫人:“喝了早些睡。”

        高夫人睁开眼,慢腾腾地喝完安神汤,半晌后叹气:“我明日想去洪福寺点盏祈福供灯,保佑小青天平安脱险。”

        高同知:“也帮我捐点香油钱,祈福小赵大人无事。”

        他长长叹一口气,不得不说赵白鱼为圣上挡刀后拒绝太医救治的场面震撼人心。

        能坐到他这宰相之位早就是官场里的老油条了,何况早年战场厮杀,什么血腥场面没见过?

        便是坑杀万人也曾面不改色地下令。

        唯独今晚听到赵白鱼那句‘不想活’,霎时心颤,动容不已。

        高同知的确欣赏赵白鱼,只是这份欣赏或多或少掺杂利益,比如两江大案毫无疑问会牵扯出储君之争,东宫和六皇子厮杀便如鹬蚌相争,陛下稳坐钓鱼台,也不在他们这些老臣面前掩饰他想扶正霍惊堂的意图。

        出于官场里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高同知毫不犹豫出手拉一把赵白鱼,但如果根本利益背道而驰,他也是会不假思索地落井下石。

        这就是官。

        无利益纠葛时则独善其身,有利害关系时则瞻前顾后,百般手段频出,其实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全自己,还是为了独善其身,谁还记得百姓?谁能为一条‘杀人偿命’的公道和朝廷、和君王作对?

        可是读书做官从来不是为了独善其身,做人要凭天理良心,做官更要凭天理良心,可惜没有哪个官还记得。

        做官做得越大,便越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眼里只剩下自己了,哪还有黎民百姓?

        高同知自诩他哪怕算不得比干魏征这等贤臣良将,也该是个心里装着陛下、朝廷和天下的忠臣,可是有了赵白鱼这一出,方惊觉他忽略脚下的平民百姓太久了。

        连一个基本的公道都给不了,算什么忠臣良相?

        所以高同知尤为震撼,对赵白鱼夹杂着利益算计的欣赏也由衷转化为敬佩。

        “但愿无惊无险,岁岁平安。”

        康王府。

        高都知搀扶着腿软的康王坐下来,拿过湿热的毛巾帮他擦脸和手,被康王反握住胳膊,拉扯向前,拥住他的腰背,脸埋在高都知的怀里。

        “我没想到赵白鱼会挡刀,也没想到他一心求死。”

        声音闷闷的,难受的情感溢于言表。

        高都知拍着他的后背轻声安抚:“没人能未卜先知,你一心想救赵白鱼脱离困境,本意是为他好。”

        “当初是我怯懦,不敢明说两江凶险,如果早点告诉他一百八十官联名保麻得庸的事,如果我不多嘴说一句先斩后奏,说不定他能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说不定心有顾虑,不至于……不至于把自己放进刀山火海里,也不会自断后路,决绝至此。”

        高都知心内叹息,他锦衣玉食的王爷始终没能明白小赵大人刀斩三百官和不想活了的真正原因,哪里是因凶险的两江?

        分明是一桩桩一件件冲天冤情不能平,分明是一个个不愿意为民请命的官使这官场暗无天日,分明是他的道形单影只太孤单了。

        杜府。

        杜工先一回府便送夫人去洗漱,而他身上沾血的衣袍还没脱下来就被户部副使缠住,本来心情沉重,颇为担忧赵白鱼,愣是被户部副使的嚎啕大哭给弄得脑子刺痛。

        户部副使半大老头满脸褶子,头发半白,鬓边还簪朵蔫耷的凌霄花,此时正在杜府的前厅大堂处赖着不走,抽抽噎噎地哭他看到挚友为圣上挡刀、听到挚友说不想活了的时候,心都碎了。

        情绪至巅峰时,放声大哭,嚎得杜工先耳朵都在疼。

        他面无表情地想着,很好,已经从知己荣膺为挚友,可是人家小赵大人甚至没邀请他到临安郡王府过夜过,怎么好意思的?

        “小赵大人是功德无量的菩萨,吉人自有天相,不会有事的。”

        “你什么意思?嘴皮上下一碰轻飘飘几句话就能没事?杜工先,你太冷血了。”

        杜工先:“……”面色冷漠地看向大堂外的夜空,心里想的是如何与多年同僚断交。

        等户部副使的情绪差不多稳定下来,杜工先便赶紧将人赶走,结果好不容易将人劝到门口了,发现工部侍郎范文明路过,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跟户部副使对上眼,又不知怎么回事二人返回杜府前厅坐下不走了。

        杜工先看着两位同僚通红的双眼,已经没有脾气了。

        爱怎么怎么的。

        范文明同户部副使窃窃私语:“明儿请奏圣上,能否进宫探望小赵大人?”

        杜工先:“醒不醒得过来还另说,都一股脑涌进去打扰不是妨碍太医救治——”话音在户部副使和范文明两对红彤彤还凶恶的目光盯视下戛然而止,讪讪地说:“小赵大人肯定醒得过来。肯定。”

        两人才把眼神收回去。

        户部副使:“还是别去打扰了,探听消息便成。你我在朝堂上尽力做些别的,比如两江的案子不能放过幕后主使,还有那群江南官吏,脑袋砍下来了也得查到底,得把他们的罪行公之于众,让冤案真相大白于天下。”

        “有道理。”范文明连连点头:“该申冤申冤,该惩处惩处,不能官抓了砍了就不管受苦的百姓,清白和公道都得给他们,朝廷该发放的补偿也得落实。”

        户部副使:“只这案子却不是你我能插手。”

        范文明:“我倒是知道陛下把案子交给赵宰执。虽说满京都都知道赵宰执厌恶小赵大人,但他处事还算公平,倒不会挟私报复。”

        户部副使撇嘴:“就怕万一。”他可不喜欢假正经的赵伯雍,完完全全就是偏心挚友赵白鱼。

        范文明嘶了声:“我瞧小赵大人负伤时,赵宰执和其夫人悲痛欲绝不像作假,总觉得有些隐情。”

        “有吗?”杜工先插嘴。

        “当然有!”换了身干净衣服的杜夫人突然从旁蹿出来,双手交握,十分激动但相当克制:“我记得昌平厌憎小赵大人,没有半点母爱,反倒是赵宰执与其夫人十分关切,尤其在意小赵大人。还有你们没有注意到,还未逼宫前,赵宰执和赵夫人频频看向小赵大人,那神情、那眼神,望眼欲穿……”

        杜夫人滔滔不绝,说出她在宫宴时挖掘出来的最大辛秘。

        在场三个大男人完全听入神,猜到了最终的真相,不由齐刷刷倒吸口凉气:“实在是匪夷所思!”

        “若是真的……”户部副使和范文明喃喃自语:“小赵大人当真苦难深重。”

        慈明殿内,太后跪在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神像前出神。

        嬷嬷在小佛堂外头轻声说:“太后,天亮了,陛下还在前头等着。”

        太后睁开眼,在菩萨前上了一炷香便走出小佛堂,宫女太监赶紧上前来伺候。到了前头的花厅,元狩帝正负手而立,听闻动静立即转身走过来行礼。

        太后将他扶起,引到榻上坐。

        元狩帝低着头:“儿子是来向娘请罪的,我没能护好昌平,也没能保全她。”

        逼宫谋反便是亲儿子都该杀,何况是妹妹?

        特地来告罪便是他打一开始就没想放过昌平,皇后、东宫和昌平逼宫谋反能很快被平息,元狩帝不可能不知情。

        再退一万步来说,昌平为何冒险谋反?

        概因她深觉自身难保,便想先发制人玩这场泼天赌局。

        但凡元狩帝能在昌平回京后做点什么,哪怕带句话也能安抚昌平。

        可是没有。

        一边大发雷霆地命令赵白鱼回京,一边雷声大雨点小,草草下了个圈禁的口谕,找借口拖延问审江南大案,又禁足昌平,现如今也不打算追究霍惊堂、陈师道等人联手逼杀昌平的算计。

        或许推波助澜,也或许只是袖手旁观,看昌平自取灭亡,却都不能否认元狩帝的杀心。

        太后深深地凝望着元狩帝,他一手促成嫡亲胞妹的死,因此伤怀愧疚,此时流露出来的情感都是真的,除掉昌平时的绝情也是真的。

        天子薄情。

        “是昌平乖张跋扈,大逆不道,落得这个下场也是她咎由自取。皇帝别太伤怀了,担心身体。”

        天家无情。

        “你要是倒下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怎么办?”太后拨弄佛珠,垂眸望着矮桌边缘雕刻的佛经,一字一字地默念。“听宫女太监们说,皇帝百死一生时是赵白鱼挺身而出,为你挡了致命一刀,现如今还在度生关死劫?”

        元狩帝点头。

        “便是因此,皇帝才放纵赵宰执私情怂恿,同意他带走昌平去问审?”

        “赵卿于朕有恩,却不是这个原因。”元狩帝想起来还是心存亏欠,不多,但能让天子愧疚便已足够。“太后有所不知,是昌平偷偷调换了刚出生时的赵白鱼和赵钰铮。”

        太后抬头:“什么?”

        “赵白鱼才是赵宰执的小儿郎,赵钰铮才是昌平的孩子。”

        震惊之色浮于言表,太后猛地拽断佛珠,上百颗菩提珠哗啦啦滚落一地:“当真?”

        “千真万确。”

        “作孽,昌平作孽啊。”太后不住摇头痛惜:“我知她骄纵偏执,以为她还有点良心,至少不会作孽到小孩子身上来,没想到能对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下手。”

        她叹息道:“二十年前毁一次赵家,二十年后再毁一次,当真是冤债孽缘。”

        只是这冤债孽缘却与赵白鱼何干?

        受苦受难廿载,到头来还是只有赵白鱼万死一生。

        “果然是来人间渡劫的菩萨,方这般苦难重重。”太后发出沉重的叹息,看向元狩帝说道:“皇帝也回去休息,我累了。”

        元狩帝起身:“儿子告退。”

        走出慈明殿,迎着新生的太阳,元狩帝神色莫名,负在身后的手摩挲着手指。

        逼宫谋反,一夜间失去皇后和东宫,险些命丧黄泉,若是往常,太后早该忙上忙下地关怀并叫人煮来安神汤,还要抄写佛经、办素斋酬谢八方神明,可是这一次仅是冷冷淡淡的几句场面话,甚至没碰他的手、没拍他的背、也没摸他的头以表安慰。

        “还是怪朕。”

        慈明殿的宫门关上,太后愣怔地望着散落一地的佛珠,照顾了她四五十年的嬷嬷过来低声劝她一夜未眠还是先去睡吧。

        “心事重重怎么睡得着?”太后默默拭掉眼角的泪,儿女残杀,最痛心的人是她。“扶我到小佛堂里去,多抄诵些佛经,便当是替昌平赎罪了。”

        嬷嬷劝不动她,只好应是。

        太后忽然又说:“再去我府库里寻一些珍稀药材送去太医院,就说是给赵白鱼用的。还有,这两天找个时间去领个牙牌,到洪福寺帮我点盏祈福供灯。”

        嬷嬷小心翼翼地问:“是为昌平殿下求的吗?”

        太后沉默良久才说道:“为赵白鱼祈福……祈福他往后无灾无难。”

        便当是她心有所愧,替人还债吧。

        紫宸殿,暖阁。

        已经过去三天,赵白鱼还是没有醒来的迹象。

        血止住了,伤口缝合顺利,高烧也都退了,补血补气的名贵药材流水般送进来,太医就守在暖阁外随时待命,连徐g碧都被霍惊堂押进宫里救治赵白鱼。

        头一天实在凶险,那刀差点便能扎穿内脏,确定血止住了,太医便下手缝合伤口,那时赵白鱼已经喂不下麻沸散,按常理应该会活生生痛清醒,可赵白鱼全程没有意识,瞳孔涣散,说明他危在旦夕,随时可能死亡。

        好在有惊无险地完成伤口缝合,但紧随而来是烫得可怕的高烧,持续三个时辰,必须时刻不停地盯着赵白鱼,严格按时间帮他身体降温退烧,还需要注意伤口不能迸裂、不能感染。

        争分夺秒而且精神高度紧绷,短短几个时辰下来,从太监宫女到太医都倒了两班人马,还是累趴下了。

        幸运的是烧退了,伤口没出现感染,可赵白鱼还是不醒。

        众太医冥思苦想后得出结论:“按常理,小赵大人此时该醒过来了,但他没说只能说明……”犹豫片刻,还是咬牙说道:“只能说明本人求生意志薄弱,不愿意醒过来!”

        霍惊堂陷入沉默,半晌后询问:“有没有办法帮助小郎醒过来?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增强小郎的求生意志?”

        一众太医面面相觑,还是徐神医出列说道:“我曾在民间游历时见过摔伤脑袋昏迷数月的病患,因其家人坚持不懈而让病患迸发出强烈的求生意志,终于清醒过来。事后病患说他昏迷时仍能清楚感应到外界发生的一切,也能听到亲人在耳边说话,正是亲人的不放弃才使病患爆发求生的意志,摆脱死亡的威胁,重获新生。”

        霍惊堂:“你是说小郎虽然昏迷,但他现在能听见我们说话?”

        徐神医顿了顿说:“也许。”他不是很确定。

        霍惊堂:“是不是和小郎说话,他就不会想死了?”

        徐神医沉默良久才说道:“取决于小赵大人对人世间的留恋程度。”

        事实上,正因为赵白鱼对人世的留恋程度太低才会至今昏迷不醒。

        这个答案彼此心知肚明,没人傻得说出口。

        霍惊堂用力地抹了把脸:“知道了。你们先下去想别的办法,不管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先说出来。”

        徐神医看他眼下两团青黑和眼里红血丝尤其明显,身上的衣服还是数天前参加宫宴时的那一套,乌黑色的血块一团又一团,散发出颇为刺鼻的味道,模样瞧着实在是疲精竭力、狼狈不堪,便委婉劝他先去休息一下。

        “什么?”可能是太久没睡,也可能是心神不宁,霍惊堂反应迟钝,回过神来才说道:“我怕小郎醒来第一个看到的人不是我,他会害怕。我也怕我不在小郎耳边絮絮叨叨,他就误会人世间没有值得留恋的……”顿了顿,他却有些不自信地问:“小郎会留恋我吗?会不会为了我醒过来?”

        徐神医语噎。

        他认识霍惊堂多年,这人仿佛天生便是意气风发的,就算是当年打过败仗、手里死了不少出生入死的兵,也是颓靡伤怀过一阵便很快重振旗鼓杀得敌军片甲不留,用敌军的血和人头让他的兵瞑目。

        名满京都的混世魔王在赵白鱼面前也会变得不自信。

        霍惊堂掐着虎口说:“着人把砚冰、魏伯和秀嬷嬷他们都带进宫里来,他们和小郎相处十几年,便是没有血缘也胜似亲人,说不定在小郎心里,分量比我还重。”

        愣了瞬息,他同徐神医说:“就这样吧。”

        徐神医和一众太医没法子,只能退到外间去,放任霍惊堂不眠不休地陪着昏迷的赵白鱼。

        霍惊堂坐在床沿边盯着赵白鱼苍白的脸看,帮他将头发捋到耳朵后面,又拿湿热的布巾帮他擦拭身体。

        此时昏迷的赵白鱼倒是干干净净的,反倒身强体健的霍惊堂更像个病患。

        “小郎坚持这么久,其实还是舍不得对不对?怎么能说此世间没有值得留恋的?小郎舍得抛下我吗?小郎还没亲眼看到砚冰成家立业啊,对了,李意如答应徐g碧的求亲,月底便会定亲。还有秀嬷嬷、魏伯他们,还有郡王府里的人都在等你回家,陈师道他们每日都要过来问一问你的伤情……很多人都盼着你好,很多人都在等你醒过来。昌平被问审,累累罪行都将诉诸天下,无论是匡姓石商还是杨氏冤案,都能得到平反,你想要给天下黎民百姓的公道已经给了,你想要告诉所有人有冤申冤,杀人偿命,他们也都听到了。朝野上下都在为你奔波,都在帮你开脱两江无诏斩杀三百官的事,陛下也有意改问责为嘉奖——”

        絮絮叨叨到此处,霍惊堂说不出话来了。

        他抓起赵白鱼的手捂住脸,温热的泪水掉落下来,打湿赵白鱼的手,也洇湿了床被。

        “小郎醒过来好不好?别丢下我。”

        “如果你当真是天上下来渡劫的小菩萨,能不能渡完我再回去?”

        霍惊堂哀求着赵白鱼,祈求着不知道是否真的存在的神佛,从前供佛是有所求,杂念太多不心诚,而今后只为赵白鱼一个人求神拜佛,只为他修个虔诚敬畏心,能不能把小郎还给他?

        “我知道,我知道小郎受太多苦了。姓赵的,还有谢氏,这几日经常递帖想进暖阁,想见你,做出一副哀哀可怜、悔痛欲绝的模样,倒是打动太后和陛下,同意让他们进来,都被我打出去了。我知道的……在驿站的时候,我都听见了,我才知道——”霍惊堂眼睛是熬红的,也是让伤心泪浸红的,“我才知道我的小郎这二十年来遭受多恶毒的苦难。我的小菩萨本该是玉叶金柯地养着,本该是万千宠爱里长大,鲜衣怒马,意气飞扬,你会是京都府里最瞩目的少年郎,最漂亮的小状元,想为百姓挣个公道,何须刿心刳肺?何须绝望到连命也算进去?自有宠你爱你的人为你保驾护航,纵容你自走你的道,走你的青天黎民之道……”

        “你本该如此。”

        “我没让赵家人进来,我知道你不会想看到他们,但我又知道你心软,如果我做错了,你就醒过来骂一骂我……但是没做错的话,你就夸一夸我,不然我良心难安。”

        最没良心的讨债鬼倒好意思说他良心难安?

        刚踏进来的元狩帝一听这话差点没一口气喘不上来,重重地咳一声,没得到霍惊堂的回应,又咳两声,终于得到霍惊堂锋利得想杀人的眼刀。

        “……”元狩帝讪讪地问:“还没醒?”

        霍惊堂:“没什么事就别来惹人烦。”

        元狩帝那口刚下去的气又提起来,可是看着面容狼狈疲乏的霍惊堂,心酸占据那股气,他这时就像天底下所有父亲那样劝他:“休息一会儿吧,就在旁边搬张睡榻,好好睡一会儿。朕叫人时刻盯着,但凡赵卿有一点动静,哪怕是眼皮翕动一下也立刻叫醒你。”

        霍惊堂:“陛下来便是说这些?”

        元狩帝皱眉:“赵宰执与其妻谢氏每日到紫宸殿外头等着,谢氏病得高热不止,还是坚持每天过来等几个时辰,赵宰执一边处理两江大案,一边抽出时间过来。宫宴那日回去,第二天再上朝,赵宰执头发白了一大半,显然悔恨交加——”

        “您要是再说这些,今后也别来了。”

        “你!”元狩帝恼怒,还是压低声音:“你就这么油盐不进?”

        霍惊堂塌着肩膀,神色木然:“爹,求您了,能不能过后再问我不敬之罪?”

        “我……”

        元狩帝语噎,心酸得不行,霍惊堂小的时候不记事,喊过他爹爹,被他打了、呵斥了,自此泾渭分明,再是送他回靖王府以及他身中蛊毒,他送老六去冀州军,霍惊堂便彻底与他生分起来。

        彼此相处始终没越过线,连气他时的桀骜不逊也死死把握在君臣本分里,再不像从前那样付出百分百的信赖和敬重,更别提喊他爹。

        现在再喊他爹,是求他晚些时候再问罪。

        可他没想问罪。

        他就是希望霍惊堂能像以前那样忤逆他、气他,希望他能有些生气,别像现在这样整日死气沉沉的,仿佛人也随着昏迷的赵白鱼死去了一般。

        “爹,爹不说了。但是你听爹的话,别人没醒,你先倒下去了。”

        霍惊堂没回应,固执的脾性不知道究竟像谁,可是元狩帝没辙了。

        他自知亏欠,眼前的两个人他都亏欠。

        出了紫宸殿,元狩帝问身边的大太监:“听闻太后在洪福寺点灯为赵白鱼祈福?”

        大太监:“是。点了盏祈福供灯。”

        元狩帝:“很灵验?”

        大太监:“据说十分灵验。府内是洪福寺,府外是宝华寺,香客如织,车水马龙的,不灵验也不可能有人去。”

        元狩帝:“你去帮朕也点一盏。”

        大太监赶紧回:“是。”

        谢氏进不去暖阁,见不到赵白鱼,只能从旁人嘴里打听情况,得知赵白鱼求生意志薄弱不禁潸然泪下,自知是他们的罪过,奈何无能为力,帮不上什么忙。

        回府途中突然拐道去了洪福寺,因她是最虔诚的香客,所以一到庙里便能直接去见方丈,开口便是砸了从前为赵钰铮祈福的供灯。

        方丈定定地看她,脸上并无异色:“夫人想好了?”

        “砸了。”谢氏又说道:“劳烦方丈再替我点一盏消灾祈福的供灯,便是要我从此以后吃斋念佛、或日日抄写佛经也没问题,但求,但求小鳞奴从此以后无惊无险、无灾无难。”

        方丈:“请随我来。”

        明灯在万佛殿供着,到了地方,谢氏发现万佛殿门口、栏杆之上、下方的大广场都摆满明灯,眼下是落日时分,明灯灯火朦胧,若是天色完全暗下来便是明灯万盏,尤其壮观。

        但这不稀奇。

        洪福寺每隔一段时间便会举行万众供灯的法会,府外的宝华寺也会举行,甚至一些小型寺庙也会举行千众、百众供灯法会。

        谢氏之所以知道是因为她全都去过,她曾经为体弱多病的赵钰铮跪遍神佛,每个寺庙都留有她虔诚供奉过的痕迹。

        可她贪求的福气没落到她的幺儿头上,不过这不怪神佛不显灵,怪她认错了人,怪她心狠迁怒无辜稚儿。

        “俗言父母债,子女偿,是不是我前世造孽太深,欠了债要今世让我的孩子来偿还?为什么报应不报在我身上,非要落到无辜稚子头上?”

        许是大悲大痛过了,连谢氏都诧异于她问出这话的时候,情绪很平静。

        “世间一切皆是因果定数。前世因变数太多,不一定影响今世果,但前尘因今时果,因不一定是自己的因,许是他人的因种下来的果落到夫人头上。又或许他人影响了您种下的因,结的果落到另一个人头上。”

        “对那个无辜之人而言,平白无故吃下恶果,公平吗?”

        “因果定数,不讲公平。”方丈回头看向谢氏,温声说道:“吃下恶果的人便有可能种下新的因,也许是恶因,也许是善因,若是善因,便结善果,善果落到他人头上,却也是功德无量。”

        谢氏面无表情,即便方丈仿佛洞察一切,有大智大慧,但她还是心有不甘。

        凭什么他人种下恶因结出恶果不自己吃了,偏要来祸害她的小儿郎?

        凭什么要她的小儿郎吃下恶果还要结出善因却落不到自己头上,去积攒什么功德?

        方丈见状,倒没再劝了。

        这时有个人从万佛殿里出来,打眼瞧见谢氏便过来行礼:“哟,赵夫人也来礼佛?”

        谢氏抬眼看去,是元狩帝身边的大太监,没有寒暄的心思,只草草应和:“您也是?”

        大太监朝天拱手:“奉命行事,来为小赵大人供盏祈福灯,差点没请到。”他扭头又对方丈说:“您是洪福寺的方丈?怎么还缺灯盏?赵夫人若是来求祈福灯恐怕得无终而返,里头没灯了。喏,都叫人供下去了。”

        谢氏脸色一变,蓦地看向方丈,后者招来小沙弥一问,确实没了,再进货也来不及。

        方丈:“怎会没了?近日不是万众供灯法会,怎么这么多香客来点灯?”

        小沙弥说道:“不止咱们洪福寺供万盏灯,府外的宝华寺,府内的中小寺庙的灯盏估计都被供完了。最近府内外的人都疯了似的挤进来求盏青灯,先是几位有诰命在身的夫人们来求,没多久便是百姓们纷至沓来,还有几个人合供一盏……兼之前两日太后在咱们庙里也供了盏青灯,不知怎么的传了出去,今日便点完所有灯了。”

        碰巧有三个布衣百姓从旁走过,手里拿着一盏合供的灯,谢氏拦下他们询问能不能卖给她,三人面露难色。

        谢氏急忙说道:“我可以出十倍百倍的价钱,请求你们把灯让给我。”

        其实她可以等几天,也知道所谓的祈福灯不过是求个心里安慰,不能唤醒五郎,可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好像点到一盏青灯便能慰藉痛苦不堪的心灵一般,茫茫无所归依,只能抓住唯一能抓住的贫瘠慰藉,驱使她在这里纠缠三名香客就为了买一盏灯。

        三人中的一人说道:“非我等故意抬价,只是供这盏灯只为心意。”

        谢氏问:“为何心意?”

        三人:“为一人祈福。”

        谢氏:“为谁?”

        三人:“赵白鱼赵大人。”

        谢氏怔住了,连大太监也露出惊讶的神色,而那小沙弥自顾自说道:“这万盏明灯皆是府内百姓为赵大人供的祈福灯,我还记得有个香客从山门外头跪到这儿来,诚心诚意,求三万三千三百神佛,让那小青天脱离无边苦海,还他回人间。”

        他回头看向二人,不解地挠头说道:“你们不知道吗?赵大人为民请命,还以身挡刀救圣上,如今命在旦夕,昏迷不醒,民间传遍了,这才一灯难求。我们京都府还算好的,听说两江那儿,有人立了长生碑,家里日夜供着青灯。”

        天下万民供青灯,只求一人福星高照。

        此时,谢氏已是泪流满面。

        紫宸殿暖阁。

        “公道在民心,民心里有杆秤。”霍惊堂在赵白鱼耳边低语,而方才是砚冰兴起说到了京都三万盏明灯为赵白鱼祈福的事,他便作如是说。“小郎,你为之立命的黎民百姓,都在求神佛把你还回来。”

        “小郎,小菩萨,你没那么孤单,别回天上去好不好?”

        “小郎……”霍惊堂埋首在赵白鱼的颈项,温热的液体又滑落了。“人世间没那么糟糕对不对?你不是踽踽独行,有我,有亲朋好友,还有天下万民,你那么在乎他们,怎么舍得抛下对不对?”

        他没动,便也没发现有一只苍白的手缓慢虚弱地抬起来,轻轻地放在了霍惊堂的肩膀上。

        霍惊堂不敢动,他太害怕又是错觉了。

        然后他就听到自头顶传来温柔如天籁的声音:“我舍不得抛下的人,是你。”


  (https://www.mpshu.com/mp/9574/6845544.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